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歌词与诗歌——流行歌词创作与鉴赏
分类:
语文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45 KB
评级:
时间:
2008/6/14 10:57:12
下载:
本月:1 总计:81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5830字。歌词与诗歌 ——流行歌词创作与鉴赏
付广慧 (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音乐传媒学院)
•歌词(诗歌)的历史脉络
一切民族最原始的诗,都是以歌的形式口头创作出现的,作为劳动本身的组成部分产生于人们的集体劳动之中,并由于某种劳动的需要用来调节节奏或统一步伐。如许多人同时搬运较大物体时常用的“嘿哟嘿哟” 的劳动号子、纤夫们在拉纤时一领众和或齐声歌唱的低沉音调等。后来,随着文字的产生便出现了能表达完整意思的诗歌,这些诗歌经过口耳相传活跃于民间,成了人们劳动和娱乐的精神财富。也就是说,诗(歌词)起源于劳动,随着人类语言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文字的发展而发展。
在古代(唐朝以前),歌词与诗歌是不分开的,诗即是词、词即是诗——“诗为歌词”,二者同时存在、并行发展,又相互影响、不断转化。以它们与音乐的关系而论,凡是谱曲成歌的诗则称为“歌诗”,用来演唱,未被谱曲的诗则称作“诵诗”,用来朗诵,即“入乐为词、出乐为诗”。如汇集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余年间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雅、颂”及《楚辞》中的光辉篇章,既是诗,又可作为歌来传唱。比如《诗经》中“魏风•伐檀”篇便以一群正在采伐木材的劳动者所唱的歌表达了他们对不合理社会现象的强烈不满:“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战国末年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与当时楚国特殊风格的音乐和丰富活泼的民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的《离骚》、《九歌》、《天问》等名篇,不仅是当时可读的诗与能唱的词,又对我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民歌的繁荣时期始于两汉,汉武帝曾专门设立音乐官署专门采集各地的民歌,这些采集来的民歌,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如这首《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感与君绝!”在这首民间恋歌中,一个为追求真挚爱情所表现出的执着与坚定的妇女形象在质朴的语言里迸射着强烈的震撼和感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更是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但终将再接再厉的雄心——“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臂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即便今天,这些作品仍然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与可唱性。
乐府歌词到了魏晋六朝时开始分化,文人们逐渐把乐府发展成为五言诗,他们的做法是利用乐府旧曲改作新词,而实际上却逐渐脱离乐府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诗歌鉴赏题汇编)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冲刺09高考诗歌鉴赏步骤兼修辞ppt 通用
文学作品阅读鉴赏强化复习学案——解题技巧 人教版
中考古代诗歌鉴赏训练试卷 通用
高考复习写景诗鉴赏——意境ppt 通用
苏轼名句鉴赏 通用
诗歌鉴赏——分析表达技巧专项训练学案 通用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与答题规范ppt 通用
高考复习诗词鉴赏常见典故ppt1 通用
小小说鉴赏与写作ppt 通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