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7110字。
九年级上册语文综合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歇斯底里(jiē) 挑衅(xìn) B、惘然(wǎng) 省悟(shěng)
C、狡黠(xiá) 怄气(òu) D、陨落(yǔn) 抽噎(yè)
2、下列各项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静谧 阔绰 B、妖绕 旁骛 C、扶掖 庸禄 D、栈桥 框骗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B、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
C、他总是在同学们面前班门弄斧,大家都不喜欢他,甚至讨厌他。
D、一个人如果鄙薄自己的岗位,一味好高骛远,是难以做出成绩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香港在历经百年沧桑之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B、正确使用汉字,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该遵循的。
C、加强安全教育,是为了防止不发生安全事故。
D、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5至10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5、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咨臣以当世之事(询问) B、遂许先帝以驱驰(驱赶,奔跑)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 D、恐托付不效(成功)
6、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由是感激 C、先帝知臣谨慎 D、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7、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8、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我原本穿着用棉麻织成的衣服,在南阳务农亲耕。)
B、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C、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荒芜之境。)
D、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征询从善的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
9、选文中作者指出“出师”的战略目标和有利条件的一项是( )
A、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先帝知臣谨慎
B、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北定中原
C、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D、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北定中原
10、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文字主要述身世,讲经历,以使陛下明白创业之艰难,同时表达自己的不幸。
B、第②段叙述了受命以来的心情及所采取的措施,以表作者忠心不二,尽心尽责辅佐陛下,以报先帝托付之情的决心。
C、第③段再次提出对陛下的期望和要求,这是臣对君的忠心之述。
D、“不效则治臣之罪” 表现诸葛亮以身作则,誓死要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也希望后主能严格治理国家。
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1至21题。(第11至14题13分,第15至18题12分,第19至21题10分)
(一)借你一个微笑
①李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阅完的试卷一发下,我发现他眉头又锁到一起了,他只得了58分。
②一个从来不及格的学生,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
③我合上教案而无表情地走出了教室,李俊跟了上来,他喉头动了一下,然后眼泪就要掉下来了。我站住,等他说话。同学们也围了上来,他的脸涨得通红。我静静地站着,希望他能开口,但他的嘴唇好像紧紧锁住了似的。
④他递过一张纸条:老师,我的物理太差,您能不能每天放学后为我补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