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9820字。高一语文必修四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补写下列诗文名句。(14分)
  (1)重湖叠巘清嘉,       ,             。(《望海潮》)
  (2)今宵酒醒何处?            ,               。(《雨霖铃》)
  (3)乱石穿空,            ,               。(《念奴娇•赤壁怀古》)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定风波》)
  (5)                    ,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想当年,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莫道不销魂,             ,               。(《醉花阴》)
  (8)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声声慢》)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分)
  ①1895年,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诞生了,1903年,电视悄然问世。②人们习惯上把电影和电视合称为“影视艺术”。③影视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与文学有着亲密的关系,我国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如《早春二月》、《英雄儿女》、《红高粱》等等……④如果说,yuán yuǎn liú cháng的文学传统曾成为影视的kǎi模,那么在20世纪中期崛起的艺术电影和电视剧,也养育、启迪了一代的文学家。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       )          kǎi(   )模
  (2)文中有一处标点符号有错误,请加以改正。(2分)
  第    句中的“           ”应改为“            ”
  (3)文中有处句内语序不当,请加以改正。(2分)
  “               ”应改为“               ”。
  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运用逻辑知识回答问题。(2分)
  A、B、C、D四个同学同住在一间宿舍。按学校规定,每天晚上最迟回到宿舍的同学,应该当关掉室外过道的路灯。
  有一个晚上,最后回宿舍的那个同学忘了关路灯。第二天,宿舍管理员前来查问,谁是最后个回宿舍的。
  A说:“我回来的时候,C还没睡。”
  B说:“我回来的时候,看见D已经睡了,我也就睡了。”
  C说:“我进门的时候,B正好上床睡觉。”
  D说:“我上床就睡着了,什么也不知道。”
  他们四个人讲的都是真话。请你认真分析:最后一个回宿舍的是:        。
  4.选出下面对两支曲子赏析错误的一项。(6分)
  (1)【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A.描绘五幅图画,揭示深秋时节特征,渲染萧瑟悲凉的气氛,衬托莺莺的离人伤思之情。
  B.是什么在一夜之间把这一片树林染红了呢?都是离别之人的伤心泪水!一个      “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意境。
  C.运用对偶、排比、拟人、用典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心理。
  D.作者把苏轼词中的“黄叶”改成“黄花”,这就与后面的红叶不重复,满地黄花配上满树的红叶,更能表现秋色的凄凉。
  (2)【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
  A.这段曲词有景有情,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浑然一体。青山疏林、淡烟浓雾、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了张生与莺莺离别时的典型环境。
  B.青山疏林、淡烟暮霭,都是莺莺眼里的景物,可以说这些景物是为情而设的,却又随手拈来,自然贴切,没有一点牵强和雕琢的痕迹。
  C.“无人语”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在寂寞的夕阳古道上听不到一点人说话的声音,二是指莺莺感叹张生离去,欲语无人。以景来写心理活动。
  D.“听马嘶 ”,听到马叫声,却看不到骑马的丈夫。“无人语”与“听马嘶”两相映照,烘托出环境的凄凉和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
  5.简答。(任选一题,80字左右)(6分)
  (1)请简述《哈姆莱特》中与哈姆莱特有关的一个情节。
  (2)请选择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的某一人物作简要的评价。
  答:                                     
  二、阅读与鉴赏(46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蝶恋花
  晏 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与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6. 这首词抒发什么感情?从表现手法角度谈谈诗人如何发表达这种感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