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4750字。
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试题辑录:雨台山
(说明: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黑体字注音。(2分)
(1)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liè( )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téng( )着的是雨的精魂……
(2)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 )。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 )就是清醒。
2.请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予以改正。(3分)
(1)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篷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改为 )
(2)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为焰,在无底的大海一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改为 )
(3)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从死里逃生;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匮赠。( 改为 )
3.请根据语境,体会黑体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屈原)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
(2)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4.下列文学常识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雪》是鲁迅的一首散文诗,文中所写北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来看,它暗示了作者敢于正视现实,对人们的麻木不仁,冷酷自私的强烈不满。
B、《雷电颂》选自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它充分表现了诗人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C、巴金的《日》不直接写太阳,而赞美扑向灯火的飞蛾和渴死鞅谷的夸父,是为了表达对光和热的赞美。
D、《浪之歌》的作者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作者借助海浪与海岸相偎依的形象,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
5.请写出一句与春天有关的诗句并注明出处,并谈谈你读它时的感受,以便和同学们交流。(4分)
二、综合性学习与探究(6分)
6.在“寻觅春天的踪迹”的综合性学习中,八年级(3)班决定出版一期黑板报,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你协助完成下列任务。
(1)在黑板报的序言中,语文科代表写道:“春天,像五线谱里的一个音符,刚一弹晌,就拨动了人们的心弦……”请你顺着他的话,再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一个排比句。
春天,像五线谱里的一个音符,刚一弹响,就拨动了人们的心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
(2)请你围绕某一专题为黑板报再拟定两个栏目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晶晶同学收集的有关描写春天的优美句子(诗句),请你仿照示例,给其他两组配上一个题目。(2分)
示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春》)
题目:春草破土图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