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6920字。
泗水县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泗水县教育局 翟胜民 QQ 358718706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4分)
倜傥( ) 哺( )育 砭( )骨 沟壑( )
xián( )熟 léi( )弱 jī( )绊 jiǒng( )乎
2.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
(1)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堕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 )
(2)深霄灯火是他的伴侣,因他大开光明之路。 ( )
(3)椅子背所靠的那根竹,跟了他的动作而发抖,上面的竹叶作出箫箫的声音来。
(4)他们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自尊心和契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3.按要求填空。(6分)
(1)《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表现军中艰苦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诗》中道出诗歌创作应求新求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清新幽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机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分别写出含“猫、马、虎、狼”的成语各一个。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一组材料,写出你的发现。(3分)
材料一: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安徒生《丑小鸭》)
材料二: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王安石《伤仲永》)
材料三: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导读(3分)
《童年》是一部_________体小说,讲述的是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全书读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____________________,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11题。
(一)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6。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7。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