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40字。
  诗歌的有关分类
  1、韵脚  诗句末押韵的字。如李白的《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中“光”、“霜”、“乡”是韵脚。
  2、押韵  诗歌词赋某些句子的末尾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这就叫押韵。如《静夜思》即ang韵。
  3、律诗的结构  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问尾联。
  4、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式,五字为二、二、一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从意义的表达看,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如“乱花∕渐欲∕迷∕人眼”就变成二、二、一、二式。
  5、歌•行•引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音乐、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琵琶行》、《箜篌引》。
  6、信天游  又称“顺天游”,陕北民歌形式。其特点是:形式自由灵活;两句一节,可以换韵;多有比兴手法;句子以七言为主,灵活多变。如《回延安》。
  7、诗•词•曲  诗 、词、曲的主要区别在于诗要求节奏和讲求韵律,词比诗的要求更加严格,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曲也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但句法比词更为灵活。
  8、四言•五言•七言  这些通常指的是诗的表现形式,言代表字,四言就是每句诗是四个字,五言即五个字,七言即七个字。在古代诗歌中,以五言、七言为最多。
  9、古体诗•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古体诗往往指唐代以前的古代诗歌。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但唐代及其以后的诗人仍有写作古体诗的。
  10、乐府诗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如乐,也称为乐府或拟乐府。例如,我们学过的《敕勒歌》、《木兰诗》、《卖炭翁》等都是乐府诗。
  11、律诗•绝句  律诗和绝句的主要区别在于句数上。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共有八句。绝句又叫“截句”。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但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则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
  12、旧体诗•新诗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用白话写的自由体诗。与新诗相对的,用文言写的格律诗就统称为旧体诗。教材中收入
  的古体诗歌都是旧体诗,而《天上的街市》、《回延安》、《假如我们不去打仗》等都是新诗。有些诗歌虽然是现代创作的,但其体裁仍沿用旧体,如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陈毅的《梅岭三章》即是旧体诗。这种诗形式是旧体,内容是现代的、革命的,人们习惯地把如比作“旧瓶装新酒”。
  13、文人创作的诗歌•民歌  民歌是由人民群众口头传诵的诗歌,后经文人整理而形成的。《诗经》和“乐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歌。如教材中收入的《敕勒歌》、《木兰诗》、陌上桑、《君子于役》等都是民歌。有些文人模仿民歌的形式写的诗歌就不再称为民歌了,只能说用民歌形式写的诗歌属文人创作的诗歌,如《回延安》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创作的。
  14、标题•词牌  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分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