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00字。 《训俭示康》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借鉴古人崇尚节俭、反对奢靡的思想作风;
2.学习本文采用大量事例进行论证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例证的不同角度。
2.难点: 训诫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作风。
三、教学时数:
课内自读课文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字词正音:
赧nǎn(因害羞而脸红) 忝tiǎn(辱,谦词) 簪zān(簪子) 垢gòu(污秽)嗤chī(嘲笑) 行xíng(行酒) 酤gū(通沽,买酒) 脯fǔ(干肉) 醢hǎi(肉酱)觞shāng(酒杯) zhān(稠粥)guǐ(盛食物的器具) hóng(帽带) 兑zhuó(梁上短柱) qiū(泥鳅)
2、作者和司马康:
作者已在《赤壁之战》中讲过。
司马康是司马光的儿子,字公休,从小严谨、聪明、博通古书,曾任校书郎、著作佐郎兼侍讲,为人廉洁,口不言财,可见受司马光的影响很深。
解题:
本文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教诲他儿子司马康的一篇文章,训: 训诫。俭:节俭。示:给……看。要求司马康崇尚节俭,不要追求奢靡,并教诲子孙崇尚节俭。
3、首段讲解:
吾本寒家⑴,世以清白相承⑵。吾性不喜
(出身在)贫寒一代一代(都) (的家风) 继承生性喜欢
华靡⑶,自为乳儿⑷,长者加以金银⑸华美之服,辄羞
豪华奢侈从做婴儿(时起)长辈(在我身上)把饰有金银的衣服(我)总是害
赧⑹弃去之。二十忝科名⑺,闻喜宴独不戴花⑻,同年⑼曰:“君
羞扔掉它20岁考中进士(参加) (时)只有(我) (花是)
忝: 辱,谦词,忝列
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⑽,食取充腹,亦
才在帽檐上插上一向穿衣(只)求御寒食物填饱肚子
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⑾,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
穿脏破的衣服违背世俗常情追求名誉本性认为奢侈浪费
为荣,吾心独以俭素⑿为美。人皆嗤吾固陋⒀,吾不以(之)为病⒁,应
是光荣独自节俭朴素看作美德嘲笑固执不大方缺陷
之曰: “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固宁’⒂,又曰‘以约失之者鲜
他们说谦逊不如固执不大方因为俭约而犯过失的
”的不良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