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80字。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袁德虎  四川省绵阳普明中学  621000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标突出的是素质教育,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素质教育的最好体现。本文根据笔者实践教学经验,分别从阅读和作文两方面探讨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语文;创新能力;培养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正是要靠创造教育来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顺应时代潮流,新课标鲜明地提出中学语文教学应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彻底转变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活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和谐地发展。本文根据笔者教学实践,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阅读理解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是创新能力品质中的核心因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在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条件,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1、引进教法,创造学生良好的心理氛围
  良好的心理气氛能使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产生创造的欲望和志向,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应当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团结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就会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就能畅所欲言,充分发挥想象力。学生大都善于想象,甚至是异想天开,即使学生的有些想象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教师也应该巧妙地把他们引向实际,而不是轻易否定,一棍子打死,甚至嘲笑、讥讽,使学生不敢多想、多说、多做,不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做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学生在语文课上的一个回答,一个见解,一个讨论,一个好注意,只要新颖,教师都应该加以肯定,因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
  2、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才会得以体现,否则,创新能力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是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让学生充分展示语文的创新才能。比如,为了让学生学习一些语文常识,了解作品、作家的情况,引导学生接触网络文学,指导学生运用网络查找文字资料,浏览文学网络,开阔学生的思路和眼界。其次要培养学生认知的新领域,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总是能很快地接受新观念。组织学生从社会上、生活中、家庭中、同学中收集有关的资料,并展开讨论,开一个小型的辩论会,这样在向学生注入新思想、新观念的同时,可以锻炼学生思维辩论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第三是更新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让学生搜集或自我创造一些散文和诗歌,以此培养学生的写作、鉴赏能力,开展诗歌和散文的朗诵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