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9741字。重庆南开中学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高2010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答第Ⅰ卷试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 答第Ⅱ卷试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或答题卷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33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看管(kàn)    伛偻(yǔ)    前仆后继(pū)      相形见绌(chù)
  B.倨傲(jù)     露相(lòu)   强词夺理(qiáng)   焚膏继晷(guǐ)
  C.应届(yīng)   喷香(pēn)   不即不离(jí)      悬崖勒马(lēi)
  D.倒嚼(dǎo)    精髓(suǐ)   浑水摸鱼(hún)     所向披靡(mǐ)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砧    徽章    鸠占雀巢    龙盘虎踞
  B.摈除    塌方    席不暇暖    脑羞成怒
  C.聘请    幅射    融汇贯通    因地制宜
  D.缭草    剽悍    轻歌漫舞    提纲掣领
  3.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
  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我们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
  B.钱钟书先生虽然辞世多年了,但他那些富含哲理的话语,一直如晨钟暮鼓,时时警醒着读者。
  C.人体炸弹或许威力不大,但以牺牲肉体为代价的做法却极端残忍,就恐怖手段而言,恐怕无出其右了。
  D.妈妈语重心长地对佳佳说:“你也老大不小了,别总是得鱼忘筌,丢三落四,凡事多考虑考虑,想得周全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奥运对火6月16日在我市传递,在时间上与中考遭遇,为确保奥运火炬的传递和考试环境的良好,我市组委会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B.来自地震灾区的二百多个孩子在市游乐园过了一个特别的端午节,他们第一次免费坐上了过山车、急速风车,直呼“过瘾”。
  C.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从而造成工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
  D.考试时要求学生使用规范语言,对“我晕”、“我倒”、“帅呆了”等新词酷语能否在考场作文中使用,会不会影响得分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笄,《说文》解释为“簪也”,是一种簪发用具。就目前所知,早于仰韶文化的遗
  物是河北磁山遗址出土的骨笄。有两种式样:一作尖头圆箸状,长十八厘米;一作柳叶簪式,长约十厘米,距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了。稍后,到仰韶文化时期,当以西安半坡遗址出土实物数量形式具代表性。在一千九百余件各类发饰、耳饰、颈饰、手饰、腰饰和嵌饰中,石陶笄和骨笄占很大的比例,总数达七百一十五件之多。可分三种:棒式的,两头尖的和丁字形的,大多重在实用,造型简质。制作上刻意进行装饰的例子,应数甘肃永昌鸳鸯池遗址出土的骨笄为最出色,是距今四千多年的遗物。笄首用胶粘物(或树脂混合体)作成圆锥状,表面嵌埋着三十六枚白色管珠,首端贴盖一椭圆形骨片,上作同心圆刻文五图,是一件别具匠心的工艺品。东部,如大汶口文化的发笄,以石质居多,首端出台肩,似应有笄帽附饰。有的笄且作箭镞形,或古代曾用镞箭簪发。其遗制在兄弟民族中仍有保留,如《皇清职贡图》图说中即谓傜妇盘发贯箭,三、五、七枝不等,西南藏族人猎手也是把弩箭插在头发里,亦成一格。这种情形和《诗经》中提到的“六笄”、“六珈”,晋代“五兵钗”可能都相关联。
  笄的应用,在当时又与中原华夏民族的结发形式有密切关系。束发盘髻或辫发盘髻之类方式和以后的束发于顶,着某种冠子,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