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60字。
  就地取材妙笔生花
  ——兼谈片段作文训练的有效途径
  河北魏县第一中学任红霞张晓耕邮编:056800    13230091490
  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学生最惧怕的莫过于作文。问学生这是什么原因?他们往往会诉苦道:没啥可写的;或是抱怨:不知道该如何去写。我觉得学生作文“无米可炊”、甚至“有米也不会炊”的原因,在于学生不善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积累生活。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往往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有时是虽有所见、有所感,却不注意积累,不考虑如何表达。于是,一些十分可贵的思想火花,令人痛心的熄灭了。因此,要解决学生作文写作问题,需要在平时加强片段作文的训练,不断有针对性地提高并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文本拓展
  中学阶段,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思想价值较高的文章在学生充分感知文本内容后,对文中情感,价值观已有所触动,此时如能及时引导,让学生把自己的思想观点表达出来,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作文训练方法。
  在教授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后,学生已被史铁生坚毅的精神打动,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同学们,当史铁生在古园里迷惘,徘徊,挣扎在痛苦中时,看到古园里那么多虽微小却生机勃勃地活着的生命,他受到了启示,把古园设想成苍桑老人,会对他说什么?
  五分钟过后,学生纷纷站起来读他们的感受和理解:
  古园对我说:
  你看那落日寂静而又安详
  你听那雨燕叫声多么嘹亮
  你看那孩子的脚印里有多少童话
  你看那古柏静静地站在那儿是智者的模样
  你看这园子里的一切,虽历过风雨苍桑,但永恒的还是不屈的生命!
  当我在生命的路上徘徊与彷徨时,古园对我说,那不变的落日,映照了生命的坎坷;那高歌的燕喊出了生命的凯歌;那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是生命的脚步迈过;那的苍黑的古柏,是生命永恒的杰作。生命的馨香与活力永恒,你又何必去感叹那些挫折与磨难。品味生命的内涵吧,它就在你身边真实地存在。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绿的时候,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可是聪明的你,生命只有那么一次,为什么不好好渡过呢?你看那经霜火红的枫叶,你看那雪吐芳的梅花,生命的灿烂辉不在于它存在的形式,而在于它是怎样的奋斗,人生就是学校,苦难就是老师,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学生真正理解了文章内容,感受到了作者的痛苦,与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共鸣,因此才能有感而发,情真意切。
  在学完课文的第二部分后,学生被母爱的伟大深深震撼,我及时引导:同学们,母亲在日,史铁生任性使气,母亲不在了,他才明白母亲的用心良苦和因他而受的煎熬。请你以“母亲,你在天堂还好吗?”为题写一段话,表达史铁生对母亲的悔恨和怀念之情。一位同学写道:
  母亲,你在在天堂还好吗? 
  母亲,窗前的合欢树开花了它是那样的绚丽。
  母亲,北海的菊花打朵了,它孕育着新的希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