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440字。
  文通中学基础教案      No.1
  第1课时 学科 语文 课题 为你打开一扇门 课 型 新授
  年级 七年级 主备人 相晓青 审核人 王贯飞 授课时间 
  1、宏观了解语文教材的构成情况。
  2、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3、整体感知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重 点
  难 点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难点: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教学方 法 合作、探究、讨论
  教具准备 多媒体                                                            
  一、了解本册课文内容的分布情况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了初中阶段的学习,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安排,应是第七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目录部分,看一下,本册书共有几个单元?每一单元的名称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亲近文学    金色年华    民俗风情    
  多彩四季    关注科学    奇思妙想
  再请同学们看一看每一单元的内容,比较一下,有什么异同:
  学生回答:
  有课文、诵读欣赏、写作、综合实践活动、口语交际、名著推荐与阅读、专题等。
  总结:现在的语文,包括很多的内容,涉及到各个领域,要求学生在刻苦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广泛阅读,积极地参加各种语文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己 二次备课的学习兴趣,扩大自己的眼界,形成自己的文化底蕴,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自己的金色年华,回报自己的父母,回报老师和学校。
  二、激发热爱文学的热情
  1、播放《西游记》等动画片段。让学生指认片名并对人物作出评价。
  2、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曾阅读过的文学作品。
  (1)谈一谈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自己对此的看法。
  (2)谈一谈自己读文学作品前后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和收获。
  (让学生尽情阐述,可让学生补充描绘。)
  三、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的谈论,涉及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名著,在我们眼前展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幕幕生动逼真的剧目。这些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经久弥深
  文通中学基础教案      No.2
  第2课时 学科 语文 课题 为你打开一扇门 课 型 新授
  年级 七年级 主备人 相晓青 审核人 王贯飞 授课时间 
  1、引导学生领略文学魅力,激发对文学的兴趣,鼓励他们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
  2、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学习运用这些修辞方法;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
  重 点
  难 点 重点: 文学的内容和阅读的意义。 
  难点:学习并掌握丰富多彩的语汇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教学方 法 朗读感悟、合作、探究、讨论
  教具准备 多媒体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2、抽查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二、激情朗读
  分别指名读3、4段,对第4段要反复朗读。
  三、内容讨论
  (1)第3段在文中作用?
  (2)在第4段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自己对文学的理解的?
  明确:
  (1)第3自然段由“无数”转到“一扇”,初步点题,写明这扇门是“文学”之门,引出下文 。
  (2)第4段从四个方面谈对文学的理解。
  第一个方面:(第①句)文学的特征:文学以语言为工具。
  二次备课
  第二个方面:(②—④句)文学的内涵(概念的内容)
  第三个方面:(⑤—⑧句)文学的功能。
  第四个方面:(⑨—⒀句)文学的育人作用。
  (方法指导:通过朗读,给句子标上序号,找出有关句子,再小组讨论、交流。) 
  四、精读感悟
  精读文章第4节:
  1、选取本段中你最欣赏的语句,结合课文和具体文学作品,说说文学的魅力。
  (此处,教者可以加以示范)
  例如:我最欣赏的是“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由此我联想到的是《三国演义》,故事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军事斗争,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 成功的塑造了忠勇双全的关公、神机妙算的孔明、乱世奸雄曹操,还有刘备、张飞、赵云、周瑜、司马懿、孙权等等一些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生动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 征。
  2、怎样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
  3、找出本段中心句,理解它的深意。
  五、撷英咀华
  这篇文章既是一篇序文,又是文质兼美的散文,下面就请大家说说这篇文章在语句表达上的妙处。
  指导:可以从修辞、词语等角度品味咀嚼
  六、训练
  作者把文学比作一扇门,在你的心目当中文学又是什么呢?或者你把书看作什么?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自由谈谈。
  七、课堂小结
  学了这篇序言后,你觉得为什么它能够给青年朋友留下深刻印象?
  (由学生讨论、总结)
  1、引用比喻,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他们了解、亲近文学,热爱文学,走进文学的大门。
  2、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的运用。
  3、亲切的语气和真挚的感情。
  二次备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