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440字。
文通中学基础教案 No.34
第1课时 学科 语文 课题 春 课 型 新授
年级 七年级 主备人 陈洪鲜 审核人 王飞 授课时间
1、欣赏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
2、整体感知作者描绘的五幅画面。
3、体会作者对春天喜爱和赞美之感情。
重 点
难 点 重点:欣赏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
难点:体会作者对春天喜爱和赞美之感情。
教学方 法 合作、探究、讨论
教具准备 多媒体
一、检查导入
1、 请你列举古诗中分别描写四季的诗句?
春:
夏:
秋:
冬:
2、介绍作者(可引导学生结合注释①回答,教者作补充。)
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的一生:在大学读书后期,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学教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这期间从事散文创作,做学问;1946年7月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8月在北平逝世。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二次备课
文通中学基础教案 No.38
第1课时 学科 语文 课题 济南的冬天 课 型 新授
年级 七年级 主备人 钱 晨 审核人 王春勤 授课时间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
2、通过反复朗读,品味济南冬天的特点,发现它独特的美。
重 点
难 点 重点: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难点: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的写法。
教学方 法 指导朗读,点拨引导
教 具准 备 多媒体
学 情
分 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盼来了春天(《春》),领略了秋天(《三峡》),今天让我们驻足冬天。
提到冬天,你们会有什么感觉?会想到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谈到冬天,大家常会联想到那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以及那肃杀的气象;又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想起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
北方的冬天,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望而却步,然而北中国的济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倒是那么的和蔼可亲、笑容可掬。今天,就让我们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晴。
二次备课
文通中学基础教案 No.40
第1课时 学科 语文 课题 夏 课 型 新授
年级 七年级 主备人 钱 晨 审核人 王春勤 授课时间
知识与能力:感受夏天的特点,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诵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夏天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重 点
难 点 重点:体会作者感情与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难点: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教学方 法 诵读、合作探究
教 具准 备 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
展示王维的《苦行》诗: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
草木尽焦卷,川泽尽竭涸。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问: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明确:夏
问:对于夏天同学们有哪些印象?
(学生说说自己心中的夏天)
今天我们要学习当代作家梁衡笔下的《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他的眼中,夏是个什么样的季节。
(板书: 夏 梁衡)
二、作者简介
梁衡,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 二次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