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7
分类:
语文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68 KB
评级:
时间:
2008/8/12 14:53:26
下载:
本月:1 总计:68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4210字。《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广东省广州市第十一中学 江慧琼
【教学目的】
1、学习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的抱负。
2、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掌握诗词规律。
3、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设想】
1、毛泽东诗词达到了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由于现代的学生对诗词创作的背景不熟悉,会导致对意境的理解流于表面。而使用资料图片创设情景能激发学习兴趣,堂上评点学生课前绘画的意境图,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2、本词的意境凝造离不开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在电脑板书上简要指点词的章法,对重点词语作形象的标示和提点,能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掌握诗词的规律。
3、感性的录音范读能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反复诵读能具体深入地感受诗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借景抒情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课文
(结合资料图片介绍背景)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毛泽东诗词体现了一位具有诗人气质的革命领袖的博大胸襟和气魄,在他笔下的自然之景均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初中读过的《沁园春•雪》是这样,这篇《沁园春•长沙》也是这样。
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正值国内第一次大革命爆发的前夜,全国各地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先后建立了20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1925年10月,他奉命前往广州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战斗的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动人的诗篇。
(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录音)
二、分析上阕(用电脑板书结合讲解。)
这首词与学过的《沁园春•雪》一样,同属双调,分上下两阕。
上阕开头三句为起句,点明了词中表现的时间(寒秋,即深秋,深秋已有寒意。)地点(橘子洲头)和作者的处境(独立)。出于词律的需要,词中用语的顺序往往与直白的散文不同,要调一下语序译成:
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来到橘子洲,面前的湘水向北流去。
“独立”一词,须联系背景去理解,注悉中有“秘密离开韶山到长沙”一语,这是毛泽东躲避反动派的耳目,所以“独自”一人来到橘子洲。同时“独”字又与下阕的“百侣”相对,形独而心不独。
开篇“独立寒秋”,表面看是切合时令特点与作者处境,实际上读罢全篇会发现,诗人却唱了反调:“独立”而不孤单,“寒秋”却无冷意。
1、提问:“看”字总领几句?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这幅秋色图?
讲解:用“看”字领起,一直贯到“自由”,与下阕用“忆”字领起作用一样,均称做“一字领起”,有领起下文的作用,直贯铺叙七句。这种铺陈排比的手法,也就是古人所说“赋、比、兴”中的“赋”。诗人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等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描绘。
首先,看到的是山色:“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表示多。这里的群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以及附近的许多山峰。“红遍”二字,既写出色彩艳丽,境界开阔,又与“寒秋”二字呼应起来。“层林尽染”四字,点明经过多次霜打,重重迭迭的树林都变成红色,像染过一样。
其次,看到的是江景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沁园春·长沙》教案及点评 人教版
《沁园春·长沙》视频课堂实录5 人教版
《沁园春·长沙》flash课件17 人教课标版
《沁园春·长沙》flash朗读 人教课标版
《沁园春·长沙》flash歌曲欣赏 人教课标版
《沁园春·长沙》flash课件16 人教版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3 人教版
《沁园春·长沙》ppt131 粤教版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2 人教版
《沁园春·长沙》exe课件 人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