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520字。
考 卷 一
兰州三中 李治国(原创)
(第一单元 A卷)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蓝色起跑线(29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是( )(4分)
A.涨:涨价 涨红 涨水 头昏脑涨
B.笼:笼罩 囚笼 笼统 烟笼雾罩
C.和:和面 和谐 和气 一唱一和
D.模:模子 模板 模具 大模大样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穷鬼,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
现世宝:
⑵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
间或:
⑶他迤里歪斜走出来,对团长拱拱手。
迤里:
⑷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
体统:
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手法。(4分)
⑴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
⑵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
⑶他身材高大;青白色脸,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花白的胡子。( )
⑷“大人,孩子,都得给我保住,保不住要你的脑袋!进去吧!”( )
4.选词填空。(5分)
⑴屠户连忙把拳头 (收、缩、放、拿)了回去,往腰里 (揣、塞、放、收)。
⑵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______出九文大钱(排、摸、掏、拿)。
⑶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______住(盖、捂、罩、笼)。
⑷红肿的两眼含着泪水,嘴唇发青, 着(穿、挂、缠、套)破烂的衣服,浑身污秽的脓疮……
5.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4分)
(1)我伸手搜我的衣袋,我把衣袋摸遍了……没有钱包,没有表,连一块手帕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带。( )
(2)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洗下半盆猪油来!( )
(3)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
(4)像德国这样的有政府补贴的社会市场经济,它们为过于倒霉的人编织了一种安全网。( )
6.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4分)
A.《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作品讽刺的核心是封建科举制度。
B.清代的科举考试有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其中,乡试中通过的人称为“举人”。
C.莫泊桑是德国著名的小说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其著名短篇小说有《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D.屠格涅夫,俄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乞丐》选自《屠格涅夫抒情散文》。
考 卷 二
(第一单元 B卷)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蓝色起跑线(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踌躇(chú) 汲取(jī) 锲而不舍(qiè)
B.尽快(jǐn) 绰号(chuò) 强人所难(qiáng)
C.奢侈(shē) 媲美(bì) 苦心孤诣(yì)
D.间断(jiàn) 执拗(niù) 鲜为人知(xiǎn)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4分)
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国人民创造的独特文化都是这座殿堂里的瑰宝。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 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 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 、创新的过程。
A.凝结 积淀 汇合 B.凝聚 积淀 融合
C.凝结 积累 融合 D.凝聚 积累 汇合
3.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有两处语病,请改正过来。(4分)
今年“五一”期间,①旅游资源相对较少的德州市民有了更多的休闲去处。在锦绣川、万亩桃园、大雁岛等景区,到处人头攒动。②在市区的百货大楼、华联商厦等各大商场、超市里,也以优质的商品、热情的服务和良好的购物环境吸引了数万游客。
①
②
4. 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替换为括号内的成语而不改变句子原意的一组是( )(4分)
①新春佳节来临,羊城处处张灯结彩,大街上车辆行人络绎不绝(a川流不息 b喜气洋洋),呈现出一片欢乐的景象。
②有些地方为增产粮食而盲目毁林开荒,结果事与愿违(a事半功倍 b适得其反),不仅粮食没增产,还破坏了生态环境。
A.①a②b B.①a②a C.①b②b D.①b②a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B.严监生、夏洛克分别是戏剧《儒林外史》和《威尼斯商人》中的吝啬鬼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