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80个字。
浅谈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学校:长陵中学姓名:李小霞
文章摘要:在素质教育的改革中,语文教育受到了一系列的尖锐批评。作为一名基层学校的语文任课教师冷静下来思考,认为原因主要是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的问题。统一为一个问题,即:语文学习的效率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最直接而有力度的方法是: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目的。要想充分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首先要有“六个结合”的意识。同时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时也要依循一定的原则。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改革的先声,是对于教育现实的批判,批判教育的整体工作对人才培养的社会滞后性,以及许多具体的、不合理的、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教育方法与手段。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地位,在改革还未开始以及改革初期所受到的攻击最猛烈,可以说这是比较能够让人理解与接受的现象。然而,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尖锐批评仍然“源源不断”,舆论声讨的声音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响亮了。这样的事实迫使我们基层学校的任课教师不得不冷静地思考一些比较深入的问题,以更好地满足各方面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问题。这是最直接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在中学阶段的语文课堂上究竟应该传授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传授多少知识是合适的?换一种说法就是,有多少知识是中学生在中学阶段必须掌握或接触到的?我想这很难有一个精确的量化标准,即使有,恐怕也难以得到较大范围的认可。中国的汉语言文化实在难以用数据来衡量,可以断言,即使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也是无以计数的(因为“基本”的标准难以统一)。有些学者抓住一些单个的、个别中学生不很了解的语言问题大做文章,借以批评中学语文教学,我想这是不太公允的做法。事实上,我们现在缺少的不是纯粹的批判,而是理想的(而不一定是严格统一的标准,这其中并不矛盾)建设标准。只有批评和偏激的假设而没有切实的建议是难以改变现状的。
其次,是教学时间的问题。在中学阶段语文学科课时最多,正因为此,有两个问题就显得比较突出了:一是许多语文教师都感觉自己的时间被别的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