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包身工》教案15
分类:
语文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68 KB
评级:
时间:
2008/8/16 8:10:40
下载:
本月:1 总计:131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3100字。《包身工》教案
福建省南安市国光中学 黄群英
【教学目标】
1、掌握报告文学的特点,懂得区别新闻和报告文学。
2、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互相勾结,残酷压榨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3、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体会文中内涵丰富、情感充实的句子。
4、学生在学完本文后,能由此深入思考现实问题,关注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文章大意和主旨,逐步学会阅读长篇幅的文章。
2、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早上好!
这个星期我们接触了新闻,新闻这个文体的特点是什么?请大家回忆一下。
明确:真实性、及时性。
教师:
新闻是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一种文体了,我们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现在还有网络都可以接触到。它以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引申,现场直播等等样式],向我们提供了各方面最新的资讯。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包身工》,它的文体是新闻中比较特殊的一种。
这种文体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但又不同于新闻,作者可以对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种文体就是?
学生:报告文学。
教师:是的,同学们经过预习就知道,这种文体就是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和新闻最大的区别就是?
(提示:从单元说明中找出答案。)
学生明确:作者可以对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师:
我们在学习报告文学的时候,要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学习文章叙事写人的技巧,培养关注社会的意识。(学习目的)
报告文学同时又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中的一类,是文艺通迅、速写、特写的总称。基本特征有三:真实性(不同于其他文艺创作),新闻性(不同于一般文章),文学性(不同于一般工作报告、社会调查)。(投影,加粗。)
报告文学同时又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中的一类,是文艺通迅、速写、特写的总称。基本特征有三:真实性(不同于其他文艺创作),新闻性(不同于一般文章),文学性(不同于一般工作报告、社会调查)。
二、主体
教师:前面我们先接触了本课的文体以及这个文体的特点,现在我们进入课文,看看所谓的报告文学的真实面目。
1、介绍作者:
作者夏衍,我国著名戏剧家、翻译家。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市人。早年参加太阳社,是左联领导人之一。主要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建国后把文学名著《林家铺子》、《祝福》改编为电影剧本。《包身工》是夏衍作品中比较著名的一篇报告文学作品。
2、解题: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包身工》教案14 人教课标版
《包身工》音频朗读2 人教课标版
《包身工》音频朗读1 人教课标版
《包身工》教案13 人教课标版
《包身工》教案12 人教课标版
《包身工》ppt17 人教课标版
《包身工》说课稿 人教课标版
《包身工》音频素材 人教课标版
《包身工》教案11 人教课标版
《包身工》教案10 人教课标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