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460字。
有感而发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命题人:周春雷 审核人:丁建忠
【知识链接】
自读第一单元后的知识短文《有感而发》。
读后明确:
1、 。
2、 。
【训练题目】
七年级语文上册30-31页,写作《有感而发》第一题、第二题,两题任选一题,不少于500字。
【审题指导】
第一题:
跨进中学大门,每位同学肯定会许多新感受,这些感受来自各个方面:有的来自新环境,有的来自新老师、新同学,有的来自新开设的课程,有的来自不同的管理方法与教学方法……这些感觉虽很新鲜,但也零碎。对这些感受,怎样取舍,抓住最主要、最深刻的来写呢?怎么有机、有序地把它们组织起来呢?动笔之前,应认真选材,好好构思。想好写什么,怎么写。不能把文章写得支离破碎,或者是浮光掠影地搜罗一些材料,加以堆砌。要确立明确的中心,要有一条便于组织写作材料、便于行文的线索。
第二题:
这篇作文的要求明确,要写在爸爸或妈妈过生日那天自己的所思、所为。
思什么,做什么,是不言而喻的。写作本文,最大的难处是如何写出新意。这需要在写作前好好动动脑筋。当然也不能为了求新故意编造离奇的故事,要能做到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构思指津】
1、合作探究:明确写作“有感而发”此类文章的基本结构。
(1) :交代“感”的触发点,精炼、简洁,紧紧围绕自己的感受来叙事。
(2) :灵活采用多种手法,充分地、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感悟,提示文章的中心。
(3) :可在结尾直接突出,也可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富有新意地婉转、含蓄地表达。
2、注意点:
(1)认真回想开学以来所经历的所有事情,抓住最令你兴奋、激动或懊恼、后
肖像描写 No.2
编写人:丁建忠 审核人:周春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读材料,悟写法
1、阅读下列材料,思考肖像描写通常会描写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并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写好人物的肖像。
材料1:
他,中等身材,黝黑的脸庞里透出几分刚毅的神色,他很少笑,但笑起来却给人一种格外亲切的感觉,他的表情很严肃,但却不乏幽默,从他嘴里说出的话有时让你摸不着头脑,他喜欢正话反说,容易让“不懂规矩”的人产生误解,接着便生出了一连串的笑话。等大家都笑得前俯后仰时,你再看他,他却仍是一脸的严肃,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爱开玩笑是他的天性。
材料2:
客人男性,年过半百,瘦削,白净,脸上皱纹不很多,却深,尤其额上和眼角的几道,足似刀刻。一头黑白相间的花发,鬓角却全白了,白得扎眼。一件半袖浅灰的确良衬衣,看样子穿在身上足有三四年了,洗得却透亮,规规整整地扎束在腰里。客人没带什么东西,只有一只深蓝色的尼龙方便袋,空空瘪瘪的,却一直绾了袋口放在腿上。(孙春平《通天有路》 )
材料3:
神学院里有一个可恶的神父尽找我麻烦,因而我连他所教的拉丁文都讨厌起来。他有一头平滑而油亮的黑发,面包颜色的面孔,水牛般的声音,猫头鹰似的眼睛,胡须好像野猪鬃,微笑中带有恶意的讽刺,四肢一动好像木偶人,他那讨厌的名字我忘记了;但是他那可怕又令人肉麻的面貌却始终留在我的记忆里,我一想到就不寒而栗。(卢梭《忏悔录》)
材料4: 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像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讽刺画里人的脸。(钱钟书《围城》)
二、当堂训练
1、写熟悉的一位同学或朋友的肖像,要求细笔勾勒,抓住特征,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