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00字。
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文中关键意象和关键语句。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结构和思想感情。
3、揣摩文章精彩的段落和语言,感知文章的写作特色。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预习:
①这是一篇___________(文体),充溢着_________的爱国热情。文题《土地的誓言》可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誓言。②作者端木蕻良,原名_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作家,抗日战争征时期他先后出版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长篇作品。
③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炽痛( )嗥鸣( )谰语 ( )亘古( ) 蚱蜢( ) 镐头( ) 污秽( )
④、解释词语
炽痛: 标直: 嗥鸣: 谰语: 亘古: 污秽:
一、导入新课:有一部电影叫《红河谷》,主要情节是讲述格桑与雪儿达娃平实而又充满激情的藏民生活。影片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格桑与雪儿达娃等众多藏民在白皑皑的雪山之间,在广阔辽远的草原上,誓死抵抗西方强盗入侵,用生命和热血捍卫脚下的土地。是啊,面对生我们养我们的故土,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然而,九一•八事变之后,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祖国东北大地的时候,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离乡背井,远离家园。试想,他们内心深处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东北同胞当时的心情。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读课文。
1、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让学生感受歌中的情感,说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听读课文。
要求:(1)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
(2)注意教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 、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
(3)感受作者所蕴含的情感。
3、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中的情感。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所体悟到的情感,然后教师进行肯定评价
4、感知结构内容。
第一段:我常常详细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之沸腾。
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本文结构:想到、听到——发誓回去
(二)、再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情感。
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
3、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把自己对故乡的这种情感表达出来?试举例谈谈。(4人小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