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430字。适应福建高考的要求,选取《论语》《孟子》《庄子》有代表性选段,适于课内外练习巩固。
  09高三文化经典阅读
  福建省惠安荷山中学    许碧南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题。(10分)
  鲁欲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公孙丑曰:“乐正子强乎?”曰:“否。”“有知虑乎?”曰:“否。”“多闻识乎?”曰:“否。”“然则奚为喜而不寐?”曰:“其为人也好善。”“好善足乎?”曰:“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①,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士止于千里之外,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与谗谄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
  [注释] ①訑訑(yí):听别人意见时的不耐烦声音。
  1、翻译原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然则奚为喜而不寐?(3分)
  译:                                                              
  ②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4分)
  译:                                                              
  2、孟子为“乐正子为政”而“喜而不寐”的原因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答:                                                              
  【参考答案】
  一、1、①既然这样,那么您为什么高兴得睡不着觉呢?(“奚为”2分,表达1分,共3分)
  ②如果爱听好意见,那么天下的人都愿意不远千里地赶来把好意见告诉给他(“善”1分,“轻”1分,“告之以善”的语序调整1分,表达1分,共4分)
  2、①爱听好意见,所以天下人都愿意赶来把好意见告诉他。②不爱听意见,就会把别人拒于千里之外,而阿谀献媚的人就会凑到跟前来。③同阿谀献媚的人混在一起,是不能治理好国家的。(第①点2分,②③点提到一点即可得1分,共3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题。(10分)
  陈司败①问:“昭公②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③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④于吴,为同姓⑤,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节选自《论语•述而》)
  【注释】①陈司败:陈国主管司法的官。②昭公:鲁国的君主。③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孔子的学生。④取:同娶。⑤为同姓:鲁国和吴国的国君同姓姬。周礼规定:同姓不婚,昭公娶同姓女,是违礼的行为。
  1、将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而知礼,孰不知礼?(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