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00个字。
  记承天寺夜游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背诵并默写课文。
  2.通过品读课文,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感情;学习古人借景抒情的方法。
  3.感受作者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中的达观处世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学习古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1.理解“闲人”的含义。
  四教学设想
  用研读法精讲课文,讲一个课时。
  五学生预习
  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搜集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和好朋友一起看日出的经历吗?(生答)那又有和好朋友夜深人静时分一起出游的经历吗?有没有哪个同学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那时的快乐?(生回忆)今天,不管是有过这种快乐回忆的同学,还是没有的,我们一起在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起走进苏轼那时夜游的时候,一起分享他笔下的美好景物,一起感受他那时不一样的心情。
  (转写板书:课题作者)
  (二)解题
  “记”即游记。“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点明地点。“夜”,点明时间。苏轼在夜晚小游承天寺,用诗一样的笔触创造了一个冷清皎洁的意境,表达了自己复杂微妙的心情。
  (三)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学生根据查阅到的资料简述、交流苏轼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号称“三苏”。20岁举进士,多次被朝廷命官,又因新旧两党斗争,御使李定等人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横加“讪谤朝政”的罪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是御史府的别称)。出狱后,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元祐中,旧派执政,苏轼被召回京城作翰林学士、礼部贡举等官,不久因与旧派政见有分歧,再次外调杭州。经圣元年(1094),新派再起,苏轼又一再被贬,最后贬为琼州(今海南省天涯海角)别驾。苏轼人生多遭贬谪,一生坎坷。1101,遇赦北归,七月卒于常州,谥“文忠”。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东坡全集》传世。
  背景: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