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5道题,约6920个字。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 
  駑馬原創
  姓名班级分数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zhù)藏 ②发(xiè) ③新陈(dài)     谢④如愿(yǐ)      偿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游人们来到黄山,自然是浮想连翩,巡根问底,神游天外了。
  ②.“鞭辟入理”“豁然贯通”,都是不容易的事。若是讽颂高头讲章的读法,则虽读破无车,有何用处?
  错别字    
  改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凉州词》)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④月黑雁飞高,。(卢纶《塞下曲》)
  ⑤,。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诗经•关雎》)
  ⑦死即举大名耳,。(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⑧ 横柯上蔽,;疏条交映,。(吴均《与朱元思书》)
  4.下面是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表,请根据下面数据完成问题。(5分)
  阅读内容 人数 百分比
  文学名著 26 13%
  武侠小说 30 15%
  时文杂志 32 16%
  卡通画 112 56%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了这一统计表,你对同学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向你的同学推荐一本名著,并说出推荐的理由。
  答:                                                                             
  5.以“文化快餐”为开头,重组下面句子。(3分)
  高雅严肃的文学艺术受到冷落,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流行——改革开放后潮水般涌入的千奇百怪的文化快餐和流行艺术正不知不觉地消解着传统文化的权威。
  答: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桃花源记》选文,按要求完成6-10题。(12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 (   )(   )(4分)
  复前行,欲穷其林        乃大惊,问所从来
  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 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夹岸数百步  仿佛若有光
  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并怡然自乐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7.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哪一项不正确?(   )(2分)
  A.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渔人)皆叹惋。
  B.(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与朱元思书》)
  C.(寒树)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与朱元思书》)
  D.扶苏以数谏,上使(之)外将兵。 (《陈涉世家》)
  8.用现代汉语翻译“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               ___   _____ 
  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请结合上下文,发挥你的想像描写他们“叹惋”的心理文字,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