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5道题,约8100个字。

  淮安市启明外国语学校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三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杨春
  一、基础知识部分(28分)
  1.请根据括号前的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的汉字注音,另改正这段话中的两个错别字(4分)
  蓦然回首,往事如昨。在这三年的求学生涯里,我们不曾担搁一刻的光阴,为着理想打拼。课堂是我们tián()静的港湾,送我们扬帆起航;校园谌称我们成长的摇篮,哺()育我们成功的希望。
  注音:tián()静哺()育
  改正:改为改为
  2.下面是一则准备录用的校园广播稿,其中划线句子有两句有语病,请辨析并加以修改。(4分)
  日前,①《喜唰唰》这首在网络上风靡大街小巷的歌曲,在我们启明中学却吃了“闭门羹”。因为学校担心此类歌词内容过于低俗,对学生有不良影响,所以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传唱此类歌曲。②此举在学生中引起强烈的轩然大波。③二(12)班团支部决定就“能不能在校园传唱《喜唰唰》”开展一次主题辩论会,以帮助同学们提高认识。
  ()句修改意见为:
  ()句修改意见为:
  3.阅读参考资料《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节选),然后按要求答题。(共4分)
  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请你从文学名著《水浒传》、《西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人物,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令你感动人物。要求像“颁奖词”一样简洁流畅,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70字左右)

 


  4.口语交际(要求:简明、得体)(4分)
  大运河污染严重。有人把生活垃圾倒入河中,有人将工业废水排入河中……为此学校将组织一次社会调查,呼吁大家保护环境。
  (1)假如让你做一小记者,采访一位在河边晨练的老人,你将如何提问?


  (2)假如你是市环保局局长,就运河治污问题被采访,你将对市民们说些什么?


  5.综合性学习(4分)
  古人读书做学问特别强调勤奋、多读书。“悬梁刺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无一不强调勤奋、多读。请阅读下面相关链接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谈谈你的看法。(不超出50字)
  材料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至理名言。但南宋的“硕学”陆澄年轻时博览群书,写宋书时却一字写不出,人称“二脚书橱”;李邕之父李善博古通今,也是一点文章写不出,人称“书簏”。
  材料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在过去对我们的学习确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今天,随着快乐教学和成功赏识教育的普及与开展,这话就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华罗庚也说“学问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材料三:古人很重视“读万卷书”与“行千里路”的辩证关系。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主张“出户”,又主张“读书”。他认为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顾炎武把家乡的书读遍之后,用四匹马驮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民,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肇域志》。

 

  6.古诗文默写(8分)
  (1),直挂云帆济沧海。
  (2)莫笑农家腊酒浑,。
  (3)望西都,意踌躇,,。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借用典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5)年届岁末,新春将至。古诗词中也有许多描写冬景和春景的诗句,请写出一句描写春景或冬景的古诗:,。
  二、语段阅读
  (一)阅读《访兰》回答7—10题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草来栽掊。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直直地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低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要动手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原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原却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