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40字。
  《咬文嚼字》教案
  学科 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5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 《咬文嚼字》 年级 高二 学期 下期第5学段
  教学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2.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3.有意识地模仿文艺性随笔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结构、内容及写作意图。进一步探究文艺性随笔的一般写作技巧。
  教学思路  课前自主预习,收集资料→交流有关“咬文嚼字”的相关故事→梳理课文写作思路→探究文艺性随笔的一般写作技巧
  主要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 1、相关网络资料“一字师故事”
  2、朱光潜《谈美书简》,江苏文艺出版社
  教学过程预设(安排一课时)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一
  课
  时
  导
  入
  新
  课 一、 导入新课
  古语有云:“诗不厌改。”我国诗史中,流传着不少替别人改诗的故事。
  唐末的郑谷,把齐已《早梅》诗中的“昨夜数枝开”改为“昨夜一枝开”,因此被誉为“一字师”,名噪千百年。
  还有更多的一字师未为人们所熟知,宋代的胡舜陟就是很值得赞赏的一位。他对大文豪苏东坡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提出了修改意见,对人说“‘低绮户’当云‘窥绮户’”,甚有胆识。
  “低绮户”在该词下阕: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胡舜陟改得有理。“低绮户”不过是说月光低低地照进“绮户”(雕花的门窗)而已;“窥”却是悄悄地看着的意思,这一来,月亮就有生命、有性格了。月亮那清亮的“目光”悄悄地凝视着“绮户”,投射到心事重重、辗转反侧的失眠者身上,是同情失眠者还是嘲笑失眠者庸人自扰?结合下句“不应有恨……”来看,更别具情味。所以“窥”字比“低”字生动、深刻得多。如果苏东坡有知,定会拜胡舜陟为一字师。
  一字师不但古代有,当代也有。解放初期,写信给毛泽东对《长征》诗提出修改意见的人,就是其中之一。《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原为“金沙浪拍云崖暖”,毛泽东根据这位“不相识的朋友”的建议改动之后,避免了重复使用“浪”字的毛病(诗的第三句是“五岭逶迤腾细浪”)。
  一字师是睿智的文学批评家和热心的“园丁”。经他们改动的字(实际上是单音词),都极为准确、鲜明、生动,给全诗增色。
  今天咱们学习的内容就与“炼字”有关。
  【课前活动】
  学生课前自主阅读教材及搜寻朱光潜的美学著作及其生平简介。
  【活动一】
  要求学生自主介绍朱光潜的生平简介及其鲜为人知的轶事:
  1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他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
  2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著作等身,建树颇丰。他一生曾三立座右铭,给人们留下了悠长的思索。第一次,是在香港大学教育系求学时。他以“恒、恬、诚、勇”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第二次,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时。他给自己立下这样一条座右铭:“走抵抗力最大的路!”第三次,是在30年代。座右铭共6个字“此身、此时、此地。”此身,是说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此时,是指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此地,是说凡此地(地位、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
  1故事开头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对朱光潜先生的生平事迹的简绍,从而引导学生对现代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美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