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7张。有教案,约1790个字。
  3、《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
  坂面中学庄智培
  教学目标: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了解先抑后扬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4、领悟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生活、认真对待生命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先抑后扬的写法。
  2、联系生活,深人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前三分钟演讲活动
  由学生组织,教师对学生演讲效果进行评价和鼓励。
  二、揭示课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作者简介(学生介绍)
  2、默读课文,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自读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a、《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这一句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作者有什么感悟?
  b、《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
  小组讨沦交流明确:
  (1)a、《蝉》的文眼:“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b 、作用: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原因,文中先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抑); 再写病蝉的弱小(抑);最后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显示生命的意义(扬) 。c 、启示: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2).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苍却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整体阅读,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并且要求学生联系文章的主旨以及问题所处的具体语境作深入地分析、解答)
  三、研读与赏析
  再次默读全文,思考下面问题:
  1、《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