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6720字。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综合训练
  一、(1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峥嵘(róng) 遒劲(qiú) 磕绊(kē) 引吭高歌(háng)
  B.浪遏(è) 惆怅(chàng) 百舸(gě) 自艾自怜(āi)
  C.晨曦(xī) 恪守(gè) 纤巧(xiān) 面面相觑(qù)
  D.颤抖(zhàn) 乖僻(pì) 蛮横(hèng) 瞠目结舌(chē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迷惘 百无聊赖 翱游 入不敷出
  B.干瘪 汗流夹背 炫耀 鬼迷心窍
  C.藐视 絮絮叨叨 急躁 废寝忘食
  D.菲薄 痴心妄想 沉缅 惊惶失措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自以为写得出神入化,但从现在看起来,是连新奇气息也没有的。
  B.他们俩分别将近十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C.成绩暂时较差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甘居下游,应奋起直追。
  D.在风光秀丽的湘西,生活着相依为命的祖孙两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青年人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B.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早期及国家文物局近期分别主持的两项重大考古发现表明,永定河这条天然走廊是“古人类移动的路线”。
  C.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除带够,关键是父母要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
  D.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郭小川,是一位著名的“战士诗人”,他的诗歌始终与时代共同着脉搏。其诗歌集有《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雪与山谷》《甘蔗林——青纱帐》等。
  B.戴望舒,中国现代著名诗人。《雨巷》是他的成名作品,因此而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这首诗以直白的手法,抒写了诗人的忧愁。
  C.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具体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效果。如食指、舒婷等
  D.屠格涅夫,俄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品《猎人笔记》,秒度升毫亿 了悲惨的农奴生活,抨击了腐朽的农奴制。他的散文诗也是俄国文学中的精品,代表作品《门槛》等。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金黄的稻束
  郑 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