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武汉市六十五中 sxymark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常用实词。
2.懂得“讳疾忌医”的含义及其危害。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自行翻译课文。
2.让学生排练课本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三分钟:请学生讲有关名医扁鹊的故事。
2.让学生表演课本剧。(请思考一个趣味题——“35,5,4,3,2,1”这几个数字在文中分别有什么特殊含义?)
二、理清本文结构层次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35,5,4,3,2,1”这几个数字在文中分别有什么特殊含义?
明确:35——蔡桓公由病到死经历35天(故事持续的天数)
5——故事发生的5个场景
4——蔡桓公病情加重的4个过程
3——扁鹊提出的3种治疗方法
2——故事中有2个主要人物
1——意料之中的1种结局
2.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找出有关的词句来说明。
明确:按时间先后顺序组织安排故事情节的。如: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居五日……桓侯遂死。
三、分析人物形象
1.请学生齐读课文,思考扁鹊和蔡桓公见了几次面,每次见面有哪些语言和行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