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13780字。
2008-2009学年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命题人:李亚洲
说明:本测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两部分,全卷共150分。测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瀛(yíng)洲溽(rù)暑伯(bó)仲灯影幢幢(zhuàng)
B.玉簟(diàn)天台(tái)惘(wǎng)然羽扇纶(guān)巾
C.悯(mǐn)然木屐(jī)虾(xiā)蟆无语凝噎(yē)
D.罗衾(qīn)怆(chuàng)然黍(shǔ)离呕哑嘲哳(zh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阑干仓皇轻拢慢捻豆寇年华
B.暮霭转徙渔舟竞发穷困潦倒
C.迁適樯橹恬然自安良晨美景
D.漂沦烽火灯火阑珊留恋忘返
3.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用对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天姥山高峻险拔的气势。)
B.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用比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写琵琶声由浊杂粗重向轻细凄切变化,使读者如闻其声。)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用对偶和衬托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以喧衬幽,表现诗人向往幽静纯朴的生活。)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感情升腾流动的深度和广度充分表现了出来。)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把工作落实到行动上,他率先搞了个对外“全面开放”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外来投资。然而,“庙”建好了,“和尚”却不多,那个阶段,开发区门可罗雀,冷冷清清。
B.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启亮前不久在武汉考察课程改革时,对当前一些流行的教育理念反弹琵琶,其新颖的观点对我们重新审视素质教育颇有启发。
C.交易厅内全没有股市风云变化莫测,全神贯注,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瓜田李下话桑麻的味道。
D.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的前四句说明了一个哲理。苏轼早年的经历、理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如今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瑞典文学院今天宣布,土耳其作家奥尔汉帕穆克因其作品《我的名字叫雷德》和《雪》,获得了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B.在“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提高全社会能源利用水平,加快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C.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将推出七期特别节目,目的就是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自救自护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D.我们在欣赏古典诗歌的诗情美时,要充分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和资料,全面把握作者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2分,每小题3分)
从乐器的角度看,声音好当然是第一位的。但关键是,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呢?这就像问上等巧克力的味道,实在是个用语言和文字难以表述的问题。不过办法总是有的,直接、正面的回答不上来,可以用间接、侧面的,最现成而著名的答案是白居易在其名篇《琵琶行》中的那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然而,即便是专业琵琶界,有谁真听到过珍珠落在玉盘里的声音呢?再说,就算有人真听到过,多半也会失望的,因为“珠落玉盘”所发出的压根就不是“乐音”。那么为什么一千多年来,人们不但认可而且还无数次地引用这句话呢?我想它至少说出了琵琶在发音上的三个要点:颗粒状的发音形态;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声音上要具备珠和玉的美学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