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20字。
浅 析 语 文 教 学 与 师 生 情 感 交 流
云南省砚山县阿猛中学 沈文贵
摘 要: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语言、教态各方面掌握情感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会更有效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增进师生的情感,促进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交流
“所谓情感,是指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它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调节支配作用。
“学生的学习存在两个心理过程,一个是感觉——思维——认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的过程,另一个是感觉——情绪——意志性格的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一种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成其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然而传统的理论只看重认知过程,却忽略了情感过程,丢弃了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殊不知情感是推动师生双边活动的强大动力,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当代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自己和社会的责任感,改变教学进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训练技能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凭借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熟练掌握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途径和方法,“以师生情感为基础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一旦学生对老师感到亲切,才敢于独立思考,才敢于交流思想,才敢于无顾虑的质疑问难。”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也”。
一、情感交流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1、语文教学就是一种情感教学,其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情感共鸣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中激情运用与否,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据《名人讲课拾趣》一文介绍,我国近代风云人物梁启超先生不仅名扬天下,讲课也令人称绝。他讲到要紧处,便成为表演,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讲到悲伤处,竟痛苦流涕。这样的讲课,出神入化,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是一种艺术享受。而同是大师级的著名散文家周作人在讲台上的表现却不敢让人恭维,显得呆板,缺乏风神。通常在讲台上低头伏案,细声细气,照本宣科,即使坐在前排的学生也听不太清楚。学生往往是慕名而来,失望而去。究其原因,不是梁先生的学问比周先生的高,而是梁先生的激情让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