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1道题,约8120个字。
沈阳市2009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五)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一) (二) (三)
得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亲爱的九年级同学,这段时间以来,你的许多方面在学校里得到了发展,请你将自
己的收获,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很棒:学习自信,视野开阔,见解独特,想象丰富……提起笔,行动起来吧,把你学习得到的快乐也传给老师……让我们一同分享学习的快乐吧!
得分 评卷人
一、 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宽容,并不是让你毫无原则地一味退让。宽容是对那些可宽容的人或事而言的,宽容的核心是爱。宽容不是去对付,去虚与委蛇,而是以心对心去包容,去化解,去让这个越发世故、物化和势利的粗糙世界变得温润一些。而不是什么都要你死我活,什么都要剑拨弩张,什么都要,什么都要。要相信,用宽容所付出的爱,在以后的日子里总有一天会得到回报。宽容,是我们自己一幅健康的心电图。
(1)请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加点字“糙”字的读音: (1分)
(2)选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改为 (1分)
(3) 根据语境,在划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而不是什么都要你死我活,什么都要剑拔弩张,什么都要_____ _,什么都要________ _。
2.下面句子各有一处语病,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两个句子。(2分)
(1)阅读名著,开拓了我的视野,也提高了我的写作。
(2)我们只要了解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内涵。
3.下面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也可以议论,形式上可以先叙事后议论,也可以先议论后叙事,还可以边叙边议。
B.古人以山的北面为阴,水的的南面为阳。
C.苏轼,字子瞻,号为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D.冰心《繁星》《春水》的三大主题为“童真、自然和母爱”,冰心的创作风格受印度诗人泰戈尔影响很大。
4.走近名著。(4分)
某中学进行“阅读课外名著”的知识竞赛,假设你是参赛选手,下面是你抽到的题目:
(1)下面的对联各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请在括号里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
①及时雨神行太保,黑旋风展浪里白条。《》
②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2)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是鲁宾逊把被救的土人取名为“_______ _”,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小说中的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全书的精华。
5.诗文填空。(11分)
①征蓬出汉塞,。
②,夜吟应觉月光寒。
③烟笼寒水月笼沙,。
④《无题》中作者通过写景来烘托两个有情人难得见面、分别时依依不舍心情的句子:
,。
⑤《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艺术手法一样,运用以景写情的诗句“,。”
⑥人生是什么?人生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是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人生理想;是龚自珍“
,”的奉献精神;是文天祥“,
”为国家毅然现身的民族精神。
6.对苏轼《水调歌头》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诗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7.综合探究。(5分)
2008年8月8日,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从8月9日到8月24日,各国体育健儿将展开激烈角逐。
(1)我们的家乡沈阳将是奥运会足球的分赛场,届时中国男子国奥队将在沈阳拉开第二次参加奥运会的序幕,小组赛两场过后,中国国奥队一负一平仅积1分,而最后一个对手将是强大的巴西队,小组出线只剩下理论上的可能,假如你是一个球迷,将在最后一场到沈阳奥体中心为中国国奥队加油,请你撰写一条有文采的宣传标语(要求用上一种修辞方法),来为中国队加油!(2分)
(2)届时,众多的外国游客将来到沈阳,球赛间歇期间,他们准备了解一下沈阳的特点,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向他们介绍一下沈阳的特色之处。(2分)
(3)“当好东道主,办好奥运会”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愿,但是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不文明因素,请你列举两个。(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