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7140字。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20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3题
自信的中国,以这样的方式在宇宙中书写那一刹那间的辉煌。那一刹那,是五千年文明的张望,那一刹那,我们不仅将看到地球上的中国,还将看到全人类,那一刹那,是中华对宇宙的承诺:文明并不分国界,人类将因为坚守梦想而亘古长存。
问鼎沧穹,一直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从嫦娥奔月的优美到《西游记》中的筋斗云,从夸父追日的豪迈到明朝官员万户用47枚捆扎在一起的火箭进行飞天的尝试,中国人完成了从传说、梦想到实践的一次飞跃,哪怕这样的结果是粉身碎骨。但什么都是需要第一次的。中国古人实现了这样的第一次,这样的第一次直到今天还在激历着炎黄子孙用科技与文明,用果敢与智慧来圆梦。
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刹那 亘古
2、改正文中的二个错别字。(2分) 将 改为 将 改为
3、修改文中的病句。(2分)
4、背诵默写(9分)
① ,关山度若飞。
② , 卷舒开合任天真。
③江山如此多娇, 。
④《归园田居》中描写诗人早出晚归辛勤耕种的诗句是 , 。
⑤《破阵子》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
⑥《观刈麦》一诗中描写当时农民劳动辛苦的诗句是 , 。
赏析古诗,完成5——7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5、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颔联运用了 修辞手法。(1分)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一、二句是写诗人奉命赴立。诗人受朝廷之命,轻车前往,地点是远在西北的边塞。
B、三、四句写赴边途中,诗人以“蓬”、“雁”自比,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C、五、六句写边塞奇特壮丽的景色。荒凉的沙漠中,烽火台燃起一股浓烟;在苍茫中见到一轮落日在黄河的尽头,使人感到亲切而温暖。
D、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诗人不远万里赶到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军,侦察兵告诉使臣守将正在燕山前线。这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激愤。
7、《红楼梦》有“香菱学诗”的故事,香菱谈她读这首诗的感受时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你能给香菱讲讲这两个句子炼字的妙处吗?(2分)
二、阅读(40分)
阅读《爱莲说》,完成8——10题(共10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