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400字。
  暑期提优班教学案——文言文知识疏理
  一、文言文学习四字法
  读、译、析、结
  1、读:即朗读课文。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掌握字词的读音,句子的停顿和节奏。
  2、译:即解释字词句。对照书上注解通读课文,一字一句弄懂课文大意,完成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析:即分析课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文章所寓含着的道理、文章的主旨、文章的情感等进行分析理解。
  4、结:即归结文言现象。在文言文学习中有太多的字词句需要掌握,而这些字词句的运用也往往有一定的规律,我们将这些规律归结起来,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叫做“归结文言现象”。
  二、文言现象大概有以下几种:
  1、虚词  2、通假字  3、词类活用  4、一词多义  5、古今异义  6、特殊句式
  三、各种文言现象概述及例析
  ※ 虚词
  虚词文言虚词数量少,但使用频率高,用法也比较复杂。在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时,首先根据它在句中位置,弄清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再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词语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它的词性,辨别它的意义。
  现阶段应掌握:“之、其、以、而、”的主要用法
  (一)“之”的用法:
  1、作代词,代指人、事、物。
  例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例2、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例3、主人处处款之。
  2、作助词,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作“的”。
  例1、故时有物外之趣。             例2、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
  例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例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作为宾语前置或定语后置的标志,都不译  
  例1、 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定语后置的标志)
  (4)调整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3、作动词,充当谓语,作到、往的意思。
  例1、至之市               例2、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其”的用法
  作代词(这一类较多):代人 代物 代事  
  例1、恐前后受其敌                   例2、场主积薪其中
  例3、屠乃奔倚其下                   例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三)“以”的用法
  1、作介词,可解释为:用、靠、凭、凭借、因为、拿、把等等
  例1、何不试之以足               例2、以刀劈狼首
  例3、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
  2、作连词  
  (1)表目的:译为 来 用来
  例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相当于“而”,表修饰或承接关系
  例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例2、跪而拾之以归。
  (3)表原因 可译为“由于”“ 因为”
  例1、以实奇,以空奇,以幽阴深邃奇。
  其它
  以为:译为“认为”         例:以为且噬己也
  (四)“而”的用法
  “而”作为连词,用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