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00字。《物种起源》绪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
初步了解“绪论”的写法;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筛选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
2、过程与方法:
继续训练并提高筛选文章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达尔文坚持真理、珍重客观事实、谦虚谨慎、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筛选主要观点及筛选关键语句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预习:
1.预习生字词
2.画出每一节的关键句,并思考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基本看法是什么?
明确:课文最后一句。
3.文中体现了达尔文作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品格?
明确:坚持真理、珍重客观事实、谦虚谨慎、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
1. 点拔引导,通过对疑难点的点拔,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讲练结合,课堂内边讲边练提高文本阅读的可操作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把握文章,筛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训练学生对相关信息的组合输出能力。
一、导入新课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的一句名言。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物种起源所阐述的观点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
二、解题:
辨析绪论与序言。
绪论即导言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等的文体。一般放在书的前面,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他与著作的作者必须是同一个人且两者的内容一定有关联,而序言不必做这样的要求。简单地说,序言可以是原作者自己写,也可以请别人来写,但导言或绪论则一定是著作者本人来写;序言可用于文学作品,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著作,而导言或绪论只用于学术类著作;序言与原著作关系可紧可松,内容宽泛,表达自由,而导言或绪论则是著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原作的内容进行介绍,在表达上以说明,议论为主,较为谨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明确:琐屑:细小而繁多。审慎:周密而谨慎。趋向:①动词,朝着某个方向发展;②名词,事物发展的动向。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探讨:研究讨论。传布:广泛散布。
2、由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师根据情况肯定、纠正和补充达尔文的科学事迹。
达尔文学说是生物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由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一书奠定科学基础,以后为生物学上的成就加以论证和发展。达尔文通过环球考察,搜集了大量有关动植物演变和发展的科学资料,指出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然选择,即遗传、变异与选择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认为生物发生的微细的不定变异,通过累代的选择作用,适者生存,并逐渐累积有利的变异发展成新种。不适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就被淘汰。他总结了用人工选择方法获得家畜和农作物新品种的实验成果,进一步论证了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的学说是人类对生物界认识的伟大成就,给形而上学、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以沉重打击,在推动现代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方面起了巨大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达尔文的学说给予很高评价。
四、研习课文
1、指导学生通读全文和注释。
(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自己理解有疑难的词语,先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
(2)理出文章结构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