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9410字。湖南省宁乡一中2009届高三10月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L、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蹊(qī)跷          煽(shàn)动   赝(yàn)品    溘(kè)然长逝
  B、缱绻(qiǎn quǎn)   惨怛(dá)     馁(lěi)虎     暴殄(tiǎn)天物
  C、猿猱(náo)         自刭 (jǐn)   埋(mái)怨     含英咀(jǔ)华
  D、浊淖(nào)         祓(fú)除     桎梏(gù)      暴戾恣睢(suī)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阅读文艺学论文时要做到融汇贯通,就要在积累梳理的基础上,重视质疑思辨,对文章作综合考查、深入思考。
  B、中国大画家所画的龙正是象赵持信所要求的,云中露出一麟一爪,却使全体婉然可见。
  C、李白、杜甫是唐代诗坛上两座并立的高峰。李诗飘逸豪放,杜诗以沉郁为主。韩愈对他们推崇倍至,曾写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张长。”
  D、《阿Q正传》对国民性弱点的揭示,至今仍然振聋发聩。在中国现代小说的人物画廊里,阿Q可谓大名鼎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之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B.庄子此时是真心真意地钓鱼,且可能毫无诗意——他可能真的需要一条鱼来充实他的辘辘饥肠。
  C.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
  D、陕西华南虎照事件一度闹得沸沸扬扬,一番议论后,没有了后文,我们期待有关部门能给个明确的“说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鲁迅的小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入木三分的描写和对人内在微妙心理的细致入微的刻画带来的。
  B、阅读哲学论文或随笔的过程,应是一个不断生疑、不断思考、不断探究的过程。惟有如此,我们才能提高阅读效率,有更大的收获。
  C、如“阿Q”“NBA”一类的“字母词”已遍布汉字文化圈内,不但进入了教科书,而且活跃在各类媒体上。
  D、我国发射载人航天飞船取得圆满成功,令全球瞩目。它表明我国已经具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成以研制、发射、跟踪、测控、回收为主的航天工程体系。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两处空白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
  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的实施日,也是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这是进一步___________的重要举措,对_________________,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A、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观念;提高社会法制化管理水平,提高全社会的宪法观念。
  B、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宪法观念,提高社会法制化管理水平
  C、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社会法制化管理水平,增强全社会的宪法观念
  D、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增强全社会的宪法观念,提高社会法制化管理水平。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以乐为法,以乐治国,在今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因为,依现代观念,能用来治国者须具国家强制力,而音乐只属娱乐人、教育人、感化人的艺术门类。然而,中国古代的四大“法”礼、乐、政、刑,它们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都是治国工具。《礼记》中对这四种“工具”分工讲得极为清楚:“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政、刑,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礼记》把“礼乐”置于优先位置,把“刑”放在最末位,正是儒家重礼乐、“德主刑辅”、“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思想的集中体现。《尚书大传》记载,周公“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王,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成王”。《礼记•明堂位》也说:“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英才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颂度量而天下服。”这两种记载清楚表明,周公用以治国的根本大法,首要工具只是礼与乐。
  以乐治国即为乐治。具体讲,乐治是指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