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400字。
修辞知识大全
引用
在说话或写作当中,有意引用现成话(语录、诗句、成语、格言、熟语等)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引用。
引用的修辞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含蓄深刻,富有启发性;语言精炼,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
引用又分为两种形式:
1.明引;
2.暗引。
◇明引
有的照原文引用,打上引号;有的只引用原文大意,不加引号;但都注明出处和来源,这种引用叫做明引。
例如:
①我们看到,历史上一切重大的科学成就,莫不是几经波折,多次失败,最终胜利归于不折不挠,知难而进的人们。有的甚至历经多少代人的前赴后继,艰苦努力。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正是历史的科学总结。(方毅《读攻关》)
②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朱自清《荷塘月色》)
③我们赞美莲花,不仅在于它形态之美,而且还由于它精神之美。“出污泥而不染”,是宋人周濂溪对莲花的赞语。根茎生于污泥而花瓣洁白无瑕,从腐土中吸取营养而花蕊却馨香可闻。(刘则渊《绚丽的莲花》)
④中国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来说是真理,对于认识论来说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毛泽东《实践论》)
⑤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我国人民历来是勇于探索,勇于创造,勇于革命的。我们一定要打破陈规,披荆斩棘,开拓我国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⑥学习共产主义是要积累知识,从科学的宝库中吸取一切有用的东西,因为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教育的基础上才能建设成功。列宁说:做一个共产主义者,就是要用人类所积累的一切科学财富使自己丰富起来。(伊凡诺夫《列宁给青年的教训》)
上面例①至④都是引用原文,加上引号,并注明来源和出处;⑤、⑥都是引用原文或大意,不加引号,但注明来源和出处,这些都是明引。
◇暗引
不说明引文出处,而把它编织在自己的讲话或文章中,有的引原句,有的引大意,这种引用叫做暗引。
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 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 让我们张开双臂, 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②在血雨腥风里, 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 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 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到春天, 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青青翠竹!(袁鹰《青山翠竹》)
③写作过程常常能引导着我们的思想进入新的境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苦恼和喜悦, 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是常常会经历到的。(施东向《关于写文章》)
④革命加科学将使我们如虎添翼, 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学家点燃的火炬接下去,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上面例①是暗引白居易《忆江南》 这首词中的两句; 例②是暗引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的两句; 例③是暗引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的两句; 例④是暗引荀子《劝学篇》中的“青,取之于蓝, 而胜于蓝”的大意。值得注意的是,暗引必须引原文或大意, 只是不注明出处和来源,如果在引用时变更了形式或意思, 这就是另一种辞格——仿拟。
●对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