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90字,共1课时。 安徽省蚌埠市优质课评选教案,详案,有教学实录。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五河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郭春晖
设计指导思想和教学流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属于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这首词的着眼点是让学生学会有感情的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借鉴历史,让学生的价值观有所提升。本文借观景所见,追溯与景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抒发自己的正确意见不被接受的抑郁激愤情怀。这首词几乎全词用典,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为此,教这首词,课前先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使学生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默读和轻声读,让学生从读中感受作者激愤沉郁的豪放词风;在诵读后老师和学生具体研讨用典的用意,语文课不等同于历史课,学生知道五个典故的意思就可以了;接着老师范读,在范读后简介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最后请学生齐读,齐读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再创这首诗。
有感情的朗读是这堂课的灵魂,教师在结尾引导学生论辩“我们该以怎样方式活着”
是这堂课的亮点,辛弃疾在六十六岁时候还在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我们呢?我们该不该做到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去寻找心中的太阳?
教学目标
进行诵读,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昏聩无能的愤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指导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词人的情感,感受豪放的词风,这是教学的重点。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该以怎么样的方式或着”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用具 小黑板、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在美的感召中走近诗歌。课前播放乐曲《十面埋伏》,利用音乐的力量,营造授课所需要的氛围。)
因为是上午第一节课,学生精神状态不是不好,注意力不是特别集中。于是,上课铃声响了以后,我先是组织学生进行“励志”活动。
导入:今天,我们将共同走进一首不朽的诗歌。学习这首诗歌,需要有一种很特别的学习氛围。下面,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做,来,双手上举,想像着你的头顶上,有一轮硕大温暖的光芒四射的太阳。现在,你双手捧住她,对,用双手捧住,让这太阳慢慢地融化进你的手心里,然后,经过你的头顶,进入大脑,再一点点向下,经过你的心脏,融入你的血液。继续向下,慢慢地,慢慢地,再让这璀璨的太阳,沉入你的丹田,融入你的全身,好,放下自己的手臂。现在你就是太阳,太阳就是你。大家有没有感受到光芒?有没有感受温暖?有没有感受到勇气和力量?对,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太阳,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中去寻伟大诗人辛弃疾心中的太阳。(此刻,同学们群情振奋,师生一同沉浸其中)
片刻后,我看见很多学生长舒了一口气。我知道,我需要的效果差不多已经出来了。于是开始上课。
《十面埋伏》音乐再起,激扬的声音,如同天籁。在音乐陪伴下,我开始用充满激情的话语导入今天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