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10字。是2008年9月26日市直高一语文新课程研讨会上的公开课教案和课件,这个教案非常的详细,如何提问、过渡、解答等都作了精心的设计,其中有些话语或对问题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借鉴。
我心归去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张文静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体会文中的浓浓的思乡情。
2、探究与评点,适时加以评点,记录自己的阅读体会。
3、理解家园之思的人文内涵。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
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设想】
理清作者的思路,教会学生评点的方法,学生在感知文本、研习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评点,课上师生、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别墅(shù) 静谧(mì) 贫瘠(jí) 酥骨(sū) 奇诡(guĭ) 悲怆(chuàng)
眷顾(juàn) 逃遁(dùn) 潦倒(liáo) 矫饰(jiăo) 熠熠(yì)
2、了解什么是评点。
3 、阅读课文时,看看编者是如何进行评点的,然后在对话栏内写下你的评点。(怎样写评点?可以就内容、情感、手法写,也可展开联想,写出自己的体会。)
4、准备一首有关“故乡”的诗。
一、导入新课
思念故乡,怀念亲人,这种情感古今如一,尤其是身在异乡他国,这种思念则更加刻苦铭心,销魂蚀骨。著名作家韩少功一篇《我心归去》向我们展示了切身之感。今天我们就借助编者给我们评点走进文本,感受他对故乡浓浓的相思,深深的眷顾。
二、解题
本文题目叫“我心归去”,同学们经过预习,知道作者身在何方,心归何处吗?
【明确】身在法国,心归故乡。
三、解读“我心”为什么要“归去”
1、体会作者在异国他乡的感受,交流1-4段的评点。
提问1:韩少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受到好评,2002年4月,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在浪漫的法国,他仅待了一个月就心归去了,难道法国生活不好吗?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在法国的居住条件。
【明确】法国环境和条件好,“雅静的别墅”、“两层楼”、“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蓝海”、“绿公园”。
过渡语:这样的生活环境和现在同学们12个人挤一个房间,争一个厕所,面对着墨绿色甚至漆黑的南塘河相比,可真是天壤之别啊,可见作者在法国的生活条件是相当的风雅奢华。
提问2:你要是居住在这样一个风雅奢华的地方,心情如何?那作者心情又是如何?
请同学们齐读2、3、4三段,然后回答问题。
【明确】难耐的冷清、孤独、寂寞、空虚。
过渡语:作者在文中无一字写到孤独、寂寞、空虚,可我们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请同学们看53页第一个评点,编者已经对作者的情感做了评点,但是“作者是如何渲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