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教案、练习等,约8300字。
  与朱元思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要有仁智之人的修养,就要会醉于山水。让我们跟随散文家吴均,让他带我们到富春江那奇山异水去走一走,看一看。  
  吴均何许人也?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泛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文意。 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飘荡(d4nɡ)   急湍 (tu1n)   轩(xu1n)邈
  泠泠(línɡ)   经纶(lún)     横柯(kē)
  2.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学生朗读课文。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三、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语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或请老师回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