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6280字。
柘木中学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分数:150分 命题人:王建才
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 分)
一、(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分外(fen) 河畔(pan) 罗绮(qi) 共其乏困(gong)
B.粗糙(zao) 倾圮(pi) 发酵(xiao) 风乎舞雩(yu)
C.踟蹰(chi) 慰藉(jie) 期年(ji) 没死以闻(mo)
D.强谏(qiang) 哂笑(shen) 饿殍(piao) 参省乎己(xing)
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驻军
B.其士达,洁其居,美其服。 洁:使......洁净
C.声非加疾也。 疾:迅速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
3.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熟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心只想参了他的功名,却寻不出他的短处来,即便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痴),也无济于事。
B.你可要提防他,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明争暗斗),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C.我不爱干,也不会干,凭什么牛不喝水强按头(强人所难),那会有好结果吗?
D.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瞧着锅里(贪得无厌),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
4. 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B. 同学们用心地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
C. 她躺在床上想了很久,终于想起来了。
D. 为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再发生,我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5. 对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A.第一句诗中的“温柔”描绘了日本女郎的情态美,欲言又止,含情脉脉地低头鞠躬,贤淑,温存,庄重。
B.第二句诗中的“水莲花”是此诗的主要意象,诗人用它来衬托女郎在离情别绪的笼罩下难以忍受的内心痛楚,气氛孤单凄凉。
C.第三句诗运用了重叠的手法,写出了女郎的深情呼唤以及美好的祝愿。
D.此诗以“送别”为题刻画了女郎的形态和内心活动,既有语言描写又有动作描写。
6. 对下列通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C.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辩:通:“辨”,分辨
D. 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通“伸”伸张,弘扬
7. 下列加点的词与“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中的“面”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D.日食饮得无衰乎
8.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秦急攻之 ②多予之重器 ③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④太后之色少解 ⑤五亩之宅 ⑥不若长安君之甚 ⑦媪之送燕后也 ⑧恣君之所使之 ⑨吾欲之南海 ⑩ 公将鼓之
A.①②⑧\③⑦\④⑤⑥\⑨\⑩
B.①②⑥\③④⑦\⑨④\⑧⑩
C.①②⑧\③⑦\④⑤\⑥\⑨\⑩
D.②⑧\④⑤\①⑨\⑥\⑩\③⑦
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战国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