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40个字。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朗读与把握总体形象入手,感悟此诗情感,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领会艺术形象所蕴含的意境。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
  示范法朗读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以人生为主题的诗歌《在山的那边》,我们一起看此诗前面的导语。(生读)童年时代,谁都有过美好而朦胧的梦,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他真的是寻找大海吗?这是一段能启发我们思考的导语,是没有进入诗歌以前给我们每位读者留下的一个问题。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既然是诗歌,我们就需要了解创作者及其创作的背景。因为诗往往都是作者自己一定时期的情感体验的表达。诗的作者叫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有诗集《纪念》《游动悬崖》。关于创作的时期,王家新说到《在》是我二十多年前写下的一首诗,那时我还是一个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不久的大学生。这首诗的创作起源于童年体验,童年的生活经历促使他创作了这首诗。王家新出生于湖北西北部山区的武当山下,他的父母为中小学教师,从小随着父母工作调动,在五六个地方生活过,但一直没有走出山里的世界。童年的山区生活是封闭的,压抑的,而诗人又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界充满好奇的少年。诗开头的两句,可以说正是作者“小时候”的真实写照。
  三、之前我说过,课堂是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下面我们找同学为大家做示范性朗读。
  幻想huàn    凝成níng    痴想chī  一瞬间shǜn 
  四、(肯定后)全班齐读,准备好在学完后再各自朗读。每个学生都应该在诗的字里行间感悟到了些什么,也应该能初步感知此诗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全诗共一二两部分。首先,我们要弄清两个问题。
  (1)“在山的那边,是海”对于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的理解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