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语文活动:话说文学之美
分类:
语文
/
高中素材
/
选修文字素材
版本:
通用
类型:
doc
大小:
58 KB
评级:
时间:
2008/11/15 21:55:33
下载:
本月:1 总计:18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6730字。语文活动:话说文学之美
一、为什么平常景象进到文学作品中会变成美景?
我们先从远处说起。如果有人从河里打捞上来一块树木,说它具有美的特质,你会质疑;可是有人偏偏把它放在美术馆的展台上,展现它的“艺术价值”,观众们都聚精会神地观看,你还能说它没有美的特质吗?
摄影师用照相机在城里和乡村的平常环境里拍摄,照片里的景物竟然会变得意想不到地美丽,或许常住此地的人会怀疑自己的眼睛,平时怎么没有看不出这景这物的美丽呢?
再说文学作品,先看一首著名的宋诗: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描写的是乡间农舍景象,静寂的家园,矮墙环围,柴扉紧闭,红杏盛开……非常普通平凡的景象,但第三四句是描写了一幅意象鲜明、春意盎然的画面,遂成千古名句。
又看冰心写的一个优美的文段:
小朋友,朗润园池中春冰已泮,而我怀仍结!在这如结久蕴的情怀之后,我似乎也觉着笔下来归的隐隐的春光。我在墙头小山徐步,土湿如膏,西望玉泉山上的塔,和万寿山上的佛香阁、排云殿等等,都隐在浓雾之中,而浓雾却遮不住那丛树枝头嫩黄的生意,春天来了!
(冰心《寄小读者四版自序》)
冰心的文段描写20年代北京西郊初春景象,也有一幅画面,画面中有浓雾、青山、古塔、佛阁、池水、树丛、枝头黄花,表现一种清新的美景。其实作者写的只是身之所临、目之所见的平常之景,而且这个季节的北京没有好看之景,但写进作品之中就“美”了起来。末了一句“春天来了”,隐含美好的情怀和美丽的景象。我们平时看电视,气象预报员说“春天来了”,我们不觉得美,但是读文学作品,“春天来了”就是充满诗意的句子,我们仿佛随同作者一起,用明亮的眼睛巡望四野,草绿花黄、莺啼燕飞、山青水秀……于是作品里字字玑珠,语语清香。
进入作品或成为文学意象的平凡景物,究竟为什么能成为审美对象?其中总有一些奥妙吧。
首先,打捞上来的树木脱离的河流的环境背景,进入艺术的殿堂,引发观众用一种特殊的眼光——审美的眼光来观看,怎么看都像艺术品,它展现形态独特的“美”;摄影师拍摄的照片供你观看,是要你“欣赏”,在你“欣赏”的眼光下,平常的胡同、里弄、前院、后园就忽而变“美”了;同样,作家诗人描写平常景象,你把它当作“文学”来读,调了你审美的眼光,这些景象自然成为美景。可以说,是“审美的眼光”“欣赏的心态”把常景变成美景的。
再有,文学作品都是感情的结晶,作品里的一景一物都照耀着作者感情投射的灵光,也使平常景象散发美丽的光芒。你看上文,冰心本来心情郁闷,来到大自然中,心中郁结的冰冻涣然散开,从心底里发出“春天来了”的轻微欢呼声,字里行间弥漫一种欣然之情。情感活动不完全等于审美,但情感进入文学作品中,就是审美倾向的表现,而且会诱发读者审美的眼光和心态的产生。
第三,摄影师拍摄,是经过了角度、焦距、光圈、光线、时间的选择的;作家诗人写作,是经过也是经过选择、提炼和改造的,去除粗鄙的部分,留住最美的精华部分,“浅深聚散,万取一收”,即以万浓缩成一,以一驭万,并放置于“作品”这一美的形式当中,自然会诱发读者的联想、想象,自动生成美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语文活动:话说文学的风格和流派 通用
语文活动:谈谈流行歌曲中歌词修辞特点ppt 通用
语文活动课:“会说”是一种能力ppt 通用
语文活动课:读杜甫诗歌、品杜甫遗韵ppt 人教版
语文活动课:课前三分钟演讲 粤教版
《感受母爱》语文活动课实录 人教版
语文活动讲座:自主学习ppt 通用
高中学生暑期夏令营语文活动教案 苏教版
初中语文活动课《水的咏叹》视频课堂实录 人教版
初中语文活动课《花的联想》视频课堂实录 人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