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9道题,约6130个字。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邵樊片期中调研试卷
七年级语文08.11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得分 评卷人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一、积累运用(37 分)(请将1—6题的正确答案写在下面的表格内。)
1、 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2分)
A.裨益(bì )弥漫(mí)栖息( qī ) 镌刻( juān )
B.呜咽( yè ) 和蔼( ǎi ) 跻身( jī ) 自诩( xǔ )
C.豁达( huò ) 浩淼(miǎo) 湍急( tuān ) 安恬( tián )
D.皎洁( jiǎo ) 撷取(jié) 绚丽( xùn ) 屹立( yì )
2、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B.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吗?
C.天啊!”小女孩说,“这儿怎么这么脏?”
D.透过窗子你可以看到铺着桌布的餐桌、燃烧着的蜡烛、晚餐……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姚明时而机敏地后撤跳投,时而巧妙地勾手投篮;难怪有人说,他的篮球技艺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B.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是自己的学识渊博。
D.中国古代文化浩如烟海,让我们徜徉其中,含英咀华,尽情感受遥远的馨香。
4、选出下列有关课文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为你打开一扇门》标题中的“门”在文中指“文学之门”。
B.《嫩绿的芽儿》一诗中,作者抓住芽、花、果的色彩特征形象地进行了描绘,全诗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
C.散文《社戏》中江南美好风光和农家子弟美好品质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情。
D.《本命年的回想》一文,作者回忆了京郊运河家乡几十年前的过年的习俗,表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
B.“十一”长假期间,滔滔不绝的游客使各地风景区热闹非凡。
C.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我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
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另外,树木的年轮里,还储存着当地气候、地震、火山爆发和水灾旱灾等丰富的自然信息。
②人们所熟知的年轮,是树木的年龄。
③因此,科学家十分重视从树木的年轮里获取蕴藏着的科学信息资料。
④一棵树被锯倒了,数一数树墩上有多少圈条纹,人们就知道这棵树有多大的年龄了。
A、②④①③B、④②①③C、②④③①D、④②③①
7、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方格内。(4分)
当你身临暖风拂面,鸟语花香,青山绿水,良田万qǐng的春景时,一定会陶醉其中;当你面对如金似银,shuò 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时,一定会欣喜不已。你可曾想过,那àng 然的春色却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却是接受酷暑róng 炼后的结晶。
8、根据要求默写(每题一分,错、漏、添一字,该空都不给分)。(8分)
(1).然而当初她的芽儿,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2).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 ____________
(3).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5).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_ 。
(6).淡黑的起伏的连山,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7).今夜月明人尽望,?
(8).__________________ ,何似在人间。
9、仿照画线分句,续写一个分句。(3分)
我心里总是充满太多的喜欢。我喜欢倾听春天的脚步,意味着我会珍惜鲜嫩的花碧绿的草;我喜欢欣赏大地的容颜,意味着我会热爱高峻的山清浅的河;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10、对联俗称对子。它是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请你写出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2分)
上联:脚下行程千里远,
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