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60字。
毛泽东词两首
Xyl123456
  单元总括: 
  1、中国新诗简介:中国新诗是相对与中国古典诗词而言的,它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受外国诗歌影响较大。 
  2、诗歌鉴赏方法:诗歌重在品味,鉴赏诗歌可以从意象、意境、语言、情感四个方面着手,优美的诗篇都是用丰富的意象营造出新颖的意境,借助凝练的语言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因此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应该把品位的重点,鉴赏的目标都放聚焦于意象、意境、语言和情感四个方面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词的方法,了解词的格式。 
  2、体会毛泽东诗词的风格和境界。 
  重点:感悟诗词的意境,把握诗歌的感情. 
  难点:理解诗中议论、抒情的作用。
  沁园春•长沙
  一、导入新课  
  “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国科学院人才学研究小组曾经对50位名人做过研究,发现他们中有90%是在20岁以前就立下了自己的志向。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的“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等宏愿,都是他们在青少年时确立的志向。立志是成才的动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就是表现作者青年时的志向和抱负的艺术写照,这篇词作也经常被人们称为“长沙志”。 
  二、时代背景 
  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农民运动在全国十几个省开展起来。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在韶山等地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农民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1925年10月,毛泽东同志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词。 
  三、学生朗读、背诵课文,培养语感。         
  四、讨论分析: 
  1、结合注释,识记以下生字:舸 峥嵘 遒 遏              
  强调:“粪土”的意动用法。  
  上阕:        
  2、学生集体朗读上阕诗词,思考以下问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开头三句点明了什么? 
  明确: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这三句的大意:深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江水日夜不停地向北奔流。——独立寒秋图 
  3、提问:         
  “独立”两字写出了什么意境?               
  明确:           
  ⑴写出独自一人来此游览,远望、凝思的情状;        
  ⑵与下阕开头“携来百侣曾游”相照应,说明今天是一人旧地重游。              
  ⑶联系“寒秋”的分析和注释⑴,可以看出这里更表现出了无产阶级伟大领袖在革命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