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30字。
论文主题:《左传》外交辞令与《战国策》纵横家说辞
07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科非师范班     
林小晶     学号20074061002
  论文摘要:《左传》和《战国策》都是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限制以及两者体例不同的限制,二者在语言和艺术表达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左传》长于记事,而《战国策》则善于记言。
  关键词:《左传》  外交辞令    记事    《战国策》    纵横家说辞     记言             
  《左传》外交辞令与《战国策》纵横家说辞
  《左传》和《战国策》都反应了一定的社会现实,记述了许多战争和复杂的事件,繁简适当,有条不紊。揭露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大小统治者荒淫残暴的罪行和他们所造成的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是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限制以及两者体例不同的限制,二者语言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左传》长于记事,而《战国策》则善于记言。《左传》的艺术价值较高,为后人所推崇,对后代撰写历史著作和叙事散文有较大的影响。而《战国策》有夸张虚构之处,不尽与史实相同。
  一、二者的语言特色
  1、《左传》语言
  春秋时期,贵族文化高度发达,社会盛行重礼尚文的风气。在外交场合要公平应对,需要表现出温文尔雅的风度以及贵国的文化修养,要讲究辞令之美。外加《左传》编年记事体例的限制,《左传》的语言呈现雍容典雅,简约矜持的宫廷气息。
  (1、)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包藏着锋芒,即使是敌国交战,在兵戎相见之际,也不失温文尔雅之态: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秦晋殽之战中孟明战败,全军覆没,心中愤怒难当,可是他面对敌人却依然彬彬有礼“君之惠,不以累臣釁鼓,使归咎于秦;寡君以之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①再如,齐晋鞌之战前夕齐侯与晋人的一段对话中,齐侯的态度极为强硬,晋国也不示弱,但双方的辞令却又委婉谦恭,尽力表现出文雅安详的风度,使人难以相信这是面临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由此可见优美巧妙而又体现了礼的精神与深厚的文化修养,是《左传》辞令的普遍特点。
  (2、)有些辞令真率有力,以鞭辟入理的分析见长。《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向秦穆公分析利害时,就是采用直率而深入的方式,利用矛盾抓住秦不信晋的心理,讲晋国“朝济而夕设版鄢”如何失信于秦,“若不阙秦,将鄢取之”②火上浇油,威言耸听,紧紧地抓住了秦伯的心理,有力地打动了秦伯。
  (3、)论辩方式上,其辞令往往援引典章,依礼而论,用道义的力量使对方折服。春秋时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礼保持着一定的约束力,如果行为违礼,将会受到谴责,因此相互之交谈要以礼为依据。如名义与齐考公的对话,就是以道义为出发点,指责对方的不道义行为。前人称《左传》“婉而多切”,就在于他不仅有彬彬有礼的外表,更有以礼服人的力量。
  (4、)《左传》虽以细密婉曲著称,但又不尚铺陈,不事夸张,无论记事记言,都能言简意赅,意味悠深。
  2、《战国策》语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