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7760字。  国本中学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命题人:重庆市万州国本中学  周化娟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9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形和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倾轧(yà) 杜撰(zhuàn) 冗(rǒng)长 惟妙惟肖(xiào)
  B、遒(qiū)劲 研(yán)媸 揣(chuǎi)摩 言简意赅(gāi)
  C、拔(bá)扈 牵强(qiǎng) 落魄(pò) 自惭形秽(huí)
  D、桎梏(gào) 寒伧(chen) 赏赉(lài) 未雨绸缪(miù)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一个人离开了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继续自学、岗位培训都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形式。
  ②现存的《诗经》表现出一种相对整齐的      ,比如基本上都是四言体,押韵规律大体一致。
  ③夜晚,乘着小舟,在绝壁下的江面上      石钟出得名的由来,真是需要一点大无畏的探索精神。
  A、终止  体例  考察 B、中止  体例  考查
  C、中止  体系  考察 D、终止  体系  考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活用《尚书》名言,总结庄宗成败得失,实在是相得益彰。
  B、上个世纪80年代,包括琦君在内的很多港台作家的文学作品被介绍到大陆,成了广大青少年炙手可热的优秀读物。
  C、在现代社会,如果有谁像焦仲卿的母亲那样强行拆散儿女的婚姻,那么他(她)就会成为众矢之的,陷入四面楚歌之中。。
  D、“九一八”惨案发生以后,无数爱国青年感到令人发指,他们纷纷走上街头,抗议日本侵略者的血腥暴行。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作者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一句写校弦试音,接着就赞叹:“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一个“情”字。
  B、李贺的诗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凭箜篌引》),大胆运用想像和夸张,真是写绝了。
  C、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提出的做学问要“深思而慎取”的观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D、欧阳修在《伶官传序》里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身死国灭”的教训,用以警示北宋统治者,这与苏洵写《六国论》的目的是一致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读过一篇文章或一部书后,能够用扼要的话,把这篇文章或这部书的主旨或特点说出来,这才是真体会。
  B、由于《卫风•氓》的女主人公性格刚强,对于丈夫的背叛行为,进行了毫不留情的谴责。
  C、这份新出台的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D、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悲剧在亲戚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的人谁也不相信。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