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9510字。高一上学期语文单元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答第Ⅱ卷时,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题号顺序答在答题区域相应位置内,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或者超出答题区域作答均不得分。
  第Ⅰ卷(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夜缒(zhuì)而出     若不阙(quē)秦,将焉取之     朝(zhōo)服衣冠,窥镜
  B.又与大国执雠(chóu)  杞子、逢孙、杨孙戍(shù)之  少益耆(shì)食
  C.公与之饩(qì)        形貌昳(yì)丽         而封之以膏腴(yú)之地
  D.老妇恃辇(niǎn)而行   没(mò)死以闻        为长安君约车百乘(shèng)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欲其旅进旅退(俱 ,共同)
  B.触龙说赵太后(劝说,说服)       吾与其共知越国之政(管理,主持)
  C.吾不欲匹夫之勇(想要,希望)     失其所与,不知(结交)
  D.吊有忧,贺有喜(悲伤)           不患其众之不足(担心)
  3.找出全有通假字的一项      (    )
  ①无能为也已   ②子亦有不利焉   ③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④窥镜而自视   ⑤少益耆食       ⑥而挟重器多也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为语录体,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道德经》
  C.《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八国的史实。    
  D.《战国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经西汉刘向整理成书。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2008年四川卷)
  目前,我国“煤变石油”的产业化进程正在有序进行之中。也许有人会问,煤和石油,一个是黑乎乎的固体,一个是油亮亮的液体,两者从形态上看似乎并无相同之处,为什么要将煤转化为石油?转化又是怎样实现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能源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石油消费量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而煤作为能源,与石油同属化石能源,只是由于古植物和地质条件的不同,最后生成的形态才与石油大不相同。从现有数据看,煤在我国的可开采量及供应年限远远大于石油。于是有人考虑将煤转化为石油,以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虽然“煤变石油”需要有足够的投入,但是从经济效益来看,这种考虑还是可行的。基于这样一些认识,人们开始研究各种转化方式,间接液化技术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煤的间接液化过程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