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1460字。  临沭二中高三语文(理)阶段性检测
  08.10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落笔/落照      剥削/瘦削不堪      靡靡之音/风靡一时
  B.刹那/古刹      累赘/果实累累      强弩之末/强人所难
  C.佣工/佣金      攒射/万头攒动      解甲归田/解囊相助
  D.殷红/殷切      绰约/绰绰有余      擢发难数/数典忘祖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租赁 突如其来 鸠占鹊巢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B.泻药 缉拿归案 挑肥捡瘦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把柄 罚不当罪 眼花缭乱 明修栈道,暗度陈苍
  D.徇私 响誉中外 唇枪舌剑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一定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做好卫生消毒、破损修复的工作;二是在城市和农村都要遵循自愿原则。
  B.外源型经济发达的江苏、广东两省,近年实到外资都明显下滑,这是偶然还是必然外源型经济的功过究竟如何评价
  C.与西医相比,中医具有独特的优势:中药副作用小,医疗成本低,诊治个性化,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已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基础。
  D.该纪念钞正面主景图案为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其上方为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图案,背景为天坛图案。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感同身受”这个成语原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多用来指感受就同亲身经历一样。词典改版时,编辑者随波逐流,给它增添了新的语意。
  B. 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C. 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D. 不到一年的时间,来自自民党的“一老一少”两位首相都无奈地选择了“突然”辞职,日本政坛可谓陷入了多事之秋。
  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以后,社会各界立刻积极响应,普遍关注,仅北京地区三天内报名人数就突破4万。
  B.尽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但抗震救灾的勇士们仍然克服了重重困难,保证了灾区道路的有序畅通。
  C.商场保安员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擅自打人行为属于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
  D.据“搜狐网”报道:“两会”结束后,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回答了两个日本记者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希望4月份对日本的访问将成为一次融冰之旅。
  二、(9分,每小题3分)
  歌哭悲欢里的清明节
  起初,清明只是一种提示春耕的节气的名称。它是怎样变成祭奠先人的节日的呢?这不能不从清明前两天(也有前一天)的寒食节说起。寒食节在清明成为节日前,承载着国人祭奠古圣先贤的职能。溯其源,可直追两千六百多年前春秋时代晋国的一个人物——介子推。传说,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预先做好的熟食(冷食),以此纪念介子推。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是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钻木取火,换取新火种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暮春三月正值改火,人们在新火未到的这一天,要禁止生火,食用冷食。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
  从节日的起源看,寒食节与祭祀祖先并无关系。早在寒食节出现之前,古人就有祭奠先人的习俗。起初,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墓穴上要堆起一个坟头,可以让子孙后代记住先人埋葬的地方。墓祭由此有了物质的依托。这大概发生于春秋后期。战国时期,墓祭的风气逐渐浓厚起来。但是,一直到汉代,人们扫墓祭祖并无固定的日子。
  进入唐代,民间逐渐兴起集中在寒食节祭扫的风气。唐朝的统治者于开元二十年(732年)将寒食扫墓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下来,并将之列入五礼。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