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10字。
初三作文在评讲中升格
严静
[内容摘要]:讲评,对初三学生作文升格有很大的作用,能及时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利用讲评课有的放矢,“扬”长“批”短,达到指导学生写作的目的。要想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有三个前提,还要采用多种讲评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作文讲评。
[关键词]: 准备 尊重、肯定 民主 形式多样
这一学年,我接手了初三两个班,最头疼的是学生在初一初二,连一次作文课都没上过,班级作文的整体水平不高,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评”的这一环节上。我要让学生写一次,便有一次的收获,有一次不易磨灭的回忆。
评讲是作文训练最后一环,最为重要,不仅是写作训练的把关和验收,更是师生情感心理的汇合交融,是对此次写作活动的再认识与提高的平台,也是下次活动欲望的起点和心理动因的力量源泉。一篇作文的教学,真正意义上的完成应在作文评讲之后。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学习,自悟其法,不能空讲知识。讲评,其实它对学生习作升格有很大的作用。首先,它能及时总结学生本次习作得与失;其次,针对某个方面,进行强化训练;最后,多种形式的评讲,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当前新课程改革正深入进行,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评改也应改变做法,打破常规,改革创新。如何精评呢?我认为教师必须要有三种态度以及讲评的形式要多样化。
一、精心准备的态度。
作文评讲以教师为主导,着重指出该次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或出现的偏向,主要批评“不该怎样写”,指导今后应当注意哪些问题,以期学生得益与进步。因此,教师的心理态度导引和调控着学生的听评、参评心理。作文评讲针对的是全班作文中的共性问题,带有比较广泛的普遍性。但共性离不开个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要想发现带有规律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在评改过程中就要认真负责,做好细致的记录。评讲前,对记录的问题要精心分类整理,对带有普遍性的东西还要做出理性分析,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深度。作文评讲课不能没有教案准备,至少得有详细的备课笔记。教师态度端正了,严肃了,思路与步骤清晰了,克服了随想随说的松弛现象,就可以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心理暗示:老师肯定认真地看过我们的作文,这堂评讲课我一定会有所收获!
二、尊重学生、肯定学生的态度。
由于生活体验和个性品质千差万别,学生作文心理是复杂多样的,有时涉及到师生价值判断标准的不一致。教师评讲时应该慎重,不能曲解,更不能武断地压服学生,否则可能造成学生心理抵触。有个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到:“我要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