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640字,共1课时。
  《黄鹂》教案
  ●教学目标:
  ㈠知识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借助黄鹂这一形象所表达出来的深刻的哲理。
  2、借鉴课文的写法,学习精彩的语言。
  (写法:在叙事中说理;文笔淡雅、结构疏朗、选材清新。语言:象征手法,含蓄、隽永; )
  3、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涵、语言、艺术风格的欣赏评价能力。
  ㈡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爱护自然的意识,加强学生的环保观念。
  ㈢美育目标:
  学习课文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对文章的语言、艺术风格的欣赏评价能力。
  ●教法、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自读,在了解文章的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
  具体操作:①课文前后多次实到黄鹂,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每次写黄鹂时的如下内容:时间、地点、黄鹂的生存环境、形色神态以及作者对它们的情感态度
  ②比较分析:作者多次看到黄鹂时,对黄鹂的情感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作者借助黄鹂这一形象所表达出来的深刻的哲理。
  3、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艺术风格,借鉴课文的写法。学习精彩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教学重占:
  1、探究黄鹂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2、引导学生反复体会文章中叙事和说理的内容,学习在叙事中说理的方法。
  3、探究本文的主题(哲理)
  教学难点:
  1、探究黄鹂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2、探究本文的主题(哲理)
  突破:指导学生自读,理清文章的脉络,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作者借助黄鹂这一形象所表达出来的深刻的哲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分发相资料,布置预习:
  相关资料:
  1、作家、作品介绍:
  孙犁,原名孙树勋,1913年4月16日生,河北省安平县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后到延安,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文艺界的注意。文艺界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识,称为“荷花淀派”。有小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村歌》,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等作品。
  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2、黄鹂有关常识介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