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7580字。  丰城二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第I卷(共36分)
  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     )
  A  叱咤 (chà  )    恪(kè )守       抛掷( zhèn )    屏(bǐng)息
  B  遒劲 ( jìn )    瞋( chēn )目    颓圮( pǐ )      漫溯(shuò)
  C  佳肴 ( yáo )    悄( qiāo )然    参乘( shèng)    目眦( cì)
  D  复辟 ( bì  )    弄( lòng )堂    碑帖( tiè)     à 谄媚( chǎn )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08奥运会运动员入场时,一直在旁边蹦蹦跳跳欢呼雀跃的白衣MM们,连续推波助澜了两个小时,
  她们穿的可是3厘米的高跟鞋,真难为了她们。
  B、这个青年画家风华正茂,才华出众,朝气蓬勃,在画社里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c.  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
  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D、地质勘探队员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对此不以为然,而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为国家寻找丰富的矿藏。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排球是一个集体项目,与其他运动是不一样的,教练员需要不断摸索,中国队的当务之急就是找到理想的配合。
  B.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部分地区出现了奶农卖奶难,生鲜奶滞销等影响奶业生产的问题,政府必须采取相关措施防止这类问题不再发生。
  C. 近日,中国民众呼吁“抵制家乐福”“抵制法国货”,是由于个别法国人支持达赖分裂主义势力、奥运圣火在巴黎受阻等造成的。
  D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将于10月26日正式启动。全国学生将坚持每天长跑。我省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每天跑1000米,初中生1500米,高中生至少2000米以上。
  4.对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两句诗形象地表现了事物间普遍存在的相对关系)
  B.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意思是:(这一切)激起思绪万端,试问广阔的宇宙无垠的大地,
  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C.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意思是:同来的许多同志曾在这一带聚会、游览,
  诗人回忆往昔许多不平凡的岁月。
  D.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死水”可以象征20世纪初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旧中国的社会现实)
  5.填人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过了桥,就是那幢新哥德式的大楼,从小船上望过去,           透过河畔婆娑的柳影,
  好像望见剑桥往日的岁月。我不由得惊呼:“这柳树怎么会长得这么大?”
  ①天高云淡,地阔草荣,                  ②地阔草荣,天高云淡,
  ③秀美的风景令人屏息。                  ④风景的秀美令人屏息。
  ⑤我的视线也随着舟行而展开:            ⑥随着舟行,我的视线也随之展开:
  A.①③⑤      B.⑤①③     C.②④⑥     D.①④⑤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中秋的中国含义
  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传统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底色”。除夕吃饺子、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重阳登高,中秋赏月……所有这些文化标志加起来,才是文化意义上完整的中国人。
  回顾近年来,除了每年一度的央视春节晚会,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大节日,中秋、端午、清明、重阳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中秋,在忙忙碌碌中,除了一夜之间发现商铺里摆出花样繁多的各色月饼之外,传统中那“夕月”“团圆”的色彩,已被割裂得支离破碎了。淡淡月光下那种中国式的亲情与祝愿,是否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呢?
  其实,就在中国人自己愈行愈远逐渐过起了“洋节”的同时,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中国文化热。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在国外庆祝得有声有色,并且被别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背后反映出来的,也许正是时下我们这个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
  所以,在我看来,中秋“申遗”是重要的,但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即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
  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首先得明确这些节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本质。中秋文化在我看来,就是“和文化”。不管是民间传说称中秋源于嫦娥奔月,还是民俗专家考证认为周朝先民对月亮的崇拜,演绎的都是一个“和”字。无论怎样的心境,“和”都是中秋永恒不变的滋味。中秋的月饼化不开浓浓的乡愁。中秋,为奔忙于事业的人编织了一个借口:再怎么忙,也该回家团聚,家和才能万事兴;中秋,也让游子思乡愁绪飘飞得莫名心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亲人的日子可否和善如昔?如今的中秋,是海峡两岸无数个家庭的不眠之夜,隔着一弯浅浅的海水,诉说祖国和平统一的梦想;中秋,也是游走异国的海外赤子们遥望祖国的时刻……
  要将传统中秋佳节“升格”,就要改变当前节日商业文化中的落后与庸像,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当然,中秋佳节并不排斥现代生产方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