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20字,内含一个简单课件,共6张。
初步鉴赏浅易的古诗词
嘉兴市第一中学 王小二
一、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浅易的古诗词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重在方法指导,指导学生掌握答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三、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讲练结合。
四、教学顺序:
(一)投影出示明确复习内容
(二)出示《考试说明》相关的“考试目标”
(四)古诗文阅读
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
2.理解重要句、段的意思。
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评析文中人物或思想内容。
4.初步鉴赏浅易的古诗词
(四)出示“示例”并作解释
明确这是一个新增考点,我们嘉兴市在06年中考时首次出现鉴赏题。(示例)
题春晚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阅读《题春晚》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1分)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2分)
(五)内涵理解
弄清楚“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这一要求的具体内涵:“初步”意味着难度不会太大;“鉴赏”意味着不同于一般的阅读,即:要在理解古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能从诗词鉴赏的角度,对主题、形象、情感、语言等进行赏析;“浅易的”意味着所选篇目会比较短小、易懂,如五绝、七绝等。如: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2006年河南省实验区中考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了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补充说明:这是课内学过的,不过我们浙江省的考试说明上明确:古诗词阅读材料采用与所选教材中的古诗词程度相当的课外阅读材料。)
(《黄河颂》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
(六)设题角度(结合以上两个例子和《考试说明》上的“例证性试题”和“例卷”上的相应题目,让学生自己概括。)概括如下:
1、把握思想感情
2、鉴赏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
3、理解词句的含义
4、概括内容主题